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7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警营文化工作是部队精神文明和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大“助推器”。本文分析了当前部队基层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四多四少”现象,并就如何着眼问题、解决矛盾,推进警营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53.
《人民武装警察法》若干问题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初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布了《人民武装警察法(草案)》。同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该法。《人民武装警察法》的颁布施行,对于武警部队法制建设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人民武装警察法》并非尽善尽美,仍然存在着进一步需要完善之处。就其中的立法依据、调整范围、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授权立法以及法律责任的设定等问题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54.
武警部队是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其处置突发事件的职能具有特殊性。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简称《人民武装警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了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法律制度现状,阐述了当前处置突发事件法律制度存在的一般问题和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立法现状,并提出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武警初级任职教育教学特点决定着学科方向建设和发展。而学科方向对学科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武警部队初级任职教育院校要针对影响学科方向的问题,结合武警部队需要和院校建设特点,搞好学科方向建设。  相似文献   
56.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下简称武警部队)作为我国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在当前日益复杂的斗争形势中,完成执勤、处突任务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军事技能,而且也要善于运用谋略。《孙子兵法》中所蕴涵的“道义”、“庙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谋略思想,对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

European defence policy has been dominated by politics. This paper shows how economic principles can be used to derive guideline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uropean defence policy. The inefficiencies of the EU's existing defence arrangements are identified.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scope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in the EU's Armed Forces and its defence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58.
从关于国防和军队重大改革的重要论述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武警部队重大改革必须向“能打胜仗”的战斗力聚焦。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向提高部队整体素质及优化规模结构聚焦;二是向提高部队武器装备保障效能聚焦;三是向增强部队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军事能力聚焦。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在抢险救灾中,武警部队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按照习主席关于“武警部队要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的重要指示,武警法律工作者必须适应武警部队职能拓展的需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完善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应急法律制度,切实提高部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ynamics of social cohesion on the frontline. It attempts to show how micro-level solidarities largely depend on macro level organisational processes. I argue that frontline social cohesion is often the produ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linked with the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This general argument is applied to the case studies of two armed forces involved in the 1991–1995 Wars of Yugoslav Succession – the Croatian Army (HV) and the Bosnian Serb Army (VRS). Drawing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former combatants I show how HV social cohes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winning the war and how these networks of micro-level solidarity were shaped by long term organisat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