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基于时空信息进行了TBM拦截效果评估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拦截效果评估信息的特征,建立了TBM拦截效果评估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特征级-时间决策级"思想的序贯融合评估模型;融合评估算法中,空间域选取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特征级融合,时间域选取D-S证据理论完成决策级融合,空间特征级融合模糊神经网络的各层映射函数分别由模糊隶属函数和采用贝叶斯网络的方法来获取;最后通过实验仿真了评估流程,验证了融合评估模型及融合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2.
使用my Evalvid-NT仿真软件,选取封包延迟、画面延迟、封包抖动率和画面抖动率4个指标对多媒体网络的视频传输效果进行仿真。经过仿真计算后得到的可解画面比例与理论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983.
随着装备中基于复杂数字电路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装备中电路系统的可测性设计(DFT)已成为装备可测试性设计的重要内容。IEEE 1149.1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电路可测性设计方法,弥补了传统电路测试方法存在的缺陷,为复杂的互连电路提供了一种非入侵的测试手段。首先简述了可测试性设计和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边界扫描测试链设计、提高测试覆盖率和优化电路网络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几种装备电子系统的电路可测试性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84.
在信息网络时代,我军政治工作生命线因网络而获得生机,也因网络而面临挑战,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创新网络政治工作,必须在理论拓展、手段更新、机制完善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985.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舰船电力网络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舰船电力网络拓扑结构及设备布置特性的角度出发,对舰船电力系统的脆弱性进行量化评估能为电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舰船电力系统本身的拓扑结构对其脆弱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用邻接矩阵将某一环形电力网络表示出来,并计算其特征参数,从度数指标和介数指标可以看出主配电板节点是电网中的重要节点;然后,对该环形舰船电力网络进行了故障模拟,结果表明:电网元件故障对整个电力网络造成的影响由最大连通子图规模来衡量,该指标值越小表明此元件故障对网络的影响越大,同时这一指标比介数指标更好地揭示了舰船电力网络的脆弱环节。  相似文献   
986.
韩震  卢昱  古平 《现代防御技术》2015,(1):140-145,167
针对现实中仅已知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系统部分信息的状况,借鉴复杂网络思想,在对装备维修保障力量活动进行网络化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信息下的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网络演化模型。同时,以一种参数可以灵活设置的动态演化模型代替真实的装备维修保障力量作为仿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3种不同选择概率下随仿真时间变化的各项网络指标,这些指标值验证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网络的无标度特征以及小世界特征。  相似文献   
987.
基于网络中心战理念,美国陆军提出建设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WIN-T是美军全球信息栅格(GIG)陆军部分的延伸,是美军陆战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为战场上的分散部队提供大容量和高机动性通信。文章概述了WIN-T的研发动因,分析了四个任务"增量"的网络结构与主要功能,总结了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88.
现代指挥控制系统互联构成了复杂巨网络,致使指挥控制领域内的组织设计、结构分析以及特征描述等问题变得抽象且难于理解。网络科学为分析、描述与解释指挥控制领域内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外军指挥控制网络的组织机制、相关特性及其建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提出为加强网络科学在国内指挥控制领域的应用应设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开展前沿研究、重视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989.
针对只有少量标签数据的弱监督条件下现有调制信号识别模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半监督学习框架。该方法通过对通信信号进行冗余空域变换,使其在适应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同时保留丰富的信号相邻特征;通过梯度惩罚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的引入,构建适宜电磁信号处理的半监督学习框架,实现对无标签信号样本的有效利用。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在RADIOML 2016.04C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半监督条件下能训练出高效的分类器,获得优异的调制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990.
针对既有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网络中延误传播规律的局限性,基于高速列车实绩运行数据和列车时刻表数据构建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模型。结合复杂网络中的渗流理论研究延误传播团簇的演变规律,并以最大延误传播团簇中的南京南站和第二大延误传播团簇中的长沙南站为例,分析处于渗流突变状态下的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提出基于核心延误传播团簇的站点延误状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网络中的站点可按延误传播特征分为延误发散站点、延误传递站点和延误消散站点。延误发散站点不仅能直接将延误传播至邻近站点,还能通过延误传播链将延误传播至较远地区的站点。由此网络以部分延误发散站点为中心向延误传递站点和延误消散站点进行“辐射式”延误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