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Ian G.Crouch 《防务技术》2021,17(6):1887-1894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and behaviour, of an armour system is governed by two major sets of variables, geometrical and material. Of these, the consistency of performance, especially against small arms ammunition, will depend upon the consistency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nstituent materials. In a body armour system for example, fibre diameter, areal density of woven fabric, and bulk density of ceramic are examples of critical parameters and monitoring such parameters will form the backbone of associated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What is often overlooked, because it can fall into the User’s domain, are the interface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various products; the carrier, the Soft Armour Insert (SAI), and the one or two hard armour plates (HAP1 and HAP2).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f the various products are sourced from different suppliers.There are between 30 and 150 individual layers within a typical body armour system, and each of the interfaces between each of those layers will, in some way or another, contribute to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For example, consider the following interfaces/interlayers: (i) the frictional, sliding, inter-ply surfaces within a soft armour pack, and also between the pack and the carrier, (ii) the air-gaps that may develop within the soft armour pack, (iii) the interconnecting space between the soft armour pack and the hard armour plate, (iv) the nature of the interfaces between adjacent plies of a multiplied backing laminate, even in a highly compressed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variant, (v) the interlayer between the ceramic and its substrate, within a HAP, and (vi) the geometrical fit between two hard armour plates within a stacked body armour system.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a User-friendly overview of all such interfaces and provide unique guidance as to their criticality and influence.  相似文献   
402.
弹道导弹反拦截作战中子母弹抛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弹道导弹突破“爱国者”反导弹为背景 ,研究了一种通过调整子母弹抛撒高度提高突防能力的方法。通过对所建子母弹飞行动力学模型的仿真 ,计算出子母弹不被拦截的最优抛撒高度 ,同时也计算了该抛撒高度下子弹抛撒圆的半径及其抛撒误差 ,为作战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3.
针对“战斧”(DeepFire)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弱点提出对抗和干扰欺骗措施 ,指出了GPS导航系统的弱点 ,设计了GPS干扰 /欺骗机 (GPSSpoofor)的原理模型 ,提出应用同温层气球作为GPS干扰 /欺骗机载体 ,并作了可行性分析、系统生存能力分析、系统对抗效能分析。详细介绍了同温层气球平台的地面、空中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404.
预测函数控制及其在导弹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和分析了预测函数控制方法以及引入预测函数控制律的闭环系统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等问题,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一控制策略在某型战术导弹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仿真及与其他控制方法的比较,表明预测函数控制方法是一种计算简单、鲁棒性强、抑制干扰能力好、控制精度高的十分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05.
地地弹道导弹射击精度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射击弹道的基础上,建立了射击精度评估的简化数学模型,针对某型导弹飞行弹道仿真数据进行射击精度评估,精度指标与仿真结果一致,满足射击要求.  相似文献   
406.
在地面防空作战中,地空导弹和空中目标的对抗是一个动态的对抗过程。通过把模型分为自身状态和对对方的估计状态,建立了防空作战对抗模型,分析了导弹追击和目标逃避时的控制输入的选择原则。通过仿真,得到了较好的结论,体现了导弹和目标之间的对抗性,对进一步研究地面防空系统对抗性建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7.
组合末制导律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的比例导引具有很多缺点。第一,在攻击大机动目标时的控制精度差;第二,对导弹的需用过载要求大;第三,增益高的比例导引中任何噪声都会使它的性能大大降低。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组合末制导规律,即比例加追踪法的组合末制导规律,它继承了纯比例导引所具有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降低导弹的需用过载,提高导弹的打击精度。经过大量的数字仿真,所提出的组合末制导律,导弹的平均过载和峰值以及终端脱靶量均小于比例导引。  相似文献   
408.
"战斧"巡航导弹及其制导系统的电子对抗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战斧"巡航导弹及其应用情况,分析了"战斧"巡航导弹制导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对制导系统的电子对抗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409.
引发事件鉴别是基于事故机理安全性分析的首要任务。鉴别结果是否全面、完整直接影响最终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导弹系统安全风险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需要系统的可操作方法来指导引发事件的鉴别工作。针对导弹工作特点,提出考虑导弹任务剖面,运用主逻辑图对导弹进行系统性的层次化描述,对引发事件进行整理和归纳。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引入导弹系统安全性分析中进行引发事件鉴别,结合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支持对单一故障类和参数异常类引发事件的鉴别。结果表明,所提框架为解决导弹系统安全性分析中引发事件鉴别的系统性完整性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410.
针对防空导弹反临近空间武器作战能力的问题,建立了多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法对各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赋权,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TOPSIS的组合评估法,构造了一种组合贴近度,据此评价防空导弹作战能力的优劣性。通过算例分析,对各型防空导弹作战能力进行优劣排序,验证了该组合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实现了对防空导弹反临近空间武器作战能力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