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A rule that constrains decision‐makers is enforced by an inspector who is supplied with a fixed level of inspection resources—inspection personnel, equipment, or time. How should the inspector distribute its inspection resources over several independent inspectees? What minimum level of resources is required to deter all violations? Optimal enforcement problems occur in many contexts; the motivating application for this study is 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n support of the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Using game‐theoretic models, the resource level adequate for deterrence is characterized in a two‐inspectee problem with inspections that are imperfect in the sense that violations can be missed. Detection functions, or probabilities of detecting a violation, are assumed to be increasing in inspection resources, permitting optimal allocations over inspectees to be described both in general and in special cases. When detection functions are convex, inspection effort should be concentrated on one inspectee chosen at random, but when they are concave it should be spread deterministicly over the inspectees. Our analysis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arms‐control verification operations, and implies that a priori constrain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spection effort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inefficiencies.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4.  相似文献   
222.
灰色层次理论在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技术指标,给出层次结构模型,利用灰色层次决策和层次分析法,对防空导弹武器效能的综合评估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通过具体实例表明,采用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3.
全球信息栅格的产生和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球信息栅格的概念与定义,详细论述了全球信息栅格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实现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与实现全球信息栅格的关键技术、基础理论,重点论述了实现全球信息栅格总体架构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24.
建设现代化武警,是胡锦涛同志新时期创新军事理论在武警部队建设中的体现。用胡锦涛创新军事理论指导现代化武警建设,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关系,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关系,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与创新信息化条件下武警部队建设和作战军事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5.
态势估计是战场决策的基础,而如何进行正确的战场决策对战斗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态势估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可信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对态势估计问题进行推理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进行融合推理得到态势假设和事件之间的潜在关系,为决策提供依据。实例验证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当前战场态势可给出有效的综合评价和理解,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26.
目前消防装备管理存在着管理环节分离,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经费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以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推进消防装备管理创新,建立消防装备管理系统化组织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7.
基于排队论的防空导弹群作战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防空导弹群防空战斗的特点,利用可列状态生灭过程的排队论方法,研究了防空导弹群作战效能,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导弹群防空武器系统对目标平均击毁概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引入拦截适宜性因子对理想条件下的排队模型进行了修正,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228.
阻尼振荡的数学本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从平面自治系统奇点的性态角度出发分析了阻尼振荡的数学本质。以全新的视角讨论了三种阻尼情况的本质区别,由此引出了系统在平衡态的稳定性问题。进一步用系统稳定性理论论述了自激振荡器的设计思想。该分析方法也是研究非线性动态电路、动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9.
利用排队模型优化保障设备数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如何将排队论法应用于确定保障设备数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一种可行的确定保障设备数量的方法,对研制过程中科学地规划保障设备的数量提供了借鉴,对提高装备的保障力和战斗力以及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0.
发动机汽缸压缩压力是检测发动机机密封性的重要参数.发动机密封性降低,会造成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下降及废气排放指标恶化,因此对各缸压缩压力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现提出一种利用曲轴瞬时转速,进行不解体检测坦克发动机汽缸压缩压力的方法.通过实车测量获得缸压及转速的特征参数,利用灰色理论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发动机转速脉动与汽缸压缩压力的数学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缸内压缩压力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