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以物的流动理论引出了新型复杂装备维修保障作业流,从作业流视角剖析了新型复杂装备维修保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维修保障作业内容小保融入大保、作业模式三级转化为两级、作业指令简政放权、作业时限明确统一和作业技术吸收利用等改善措施,指导新型复杂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生成。  相似文献   
62.
针对传统系统抗毁性分析方法在研究面向任务的指挥信息系统抗毁性时存在的片面、静态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流的动态功能网络抗毁性分析理念。在指挥信息系统双层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任务流的多子网结构模型,引入抗毁性测度对抗毁性进行分析。通过构建仿真想定,进行功能子网和功能网络整体抗毁性分析,找出动态变化的关键节点。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随着陆战平台全电化技术的加速发展,战斗平台大功率用电负载不断增加,电能需求急剧上升,且不同负载驱动特性迥异,对车载综合电力系统的供电性能与负载适应性提出了苛刻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探讨了一种车载综合电力系统动态重构方法,利用系统内部各装置、部件组合重构,构建出适应不同应用环境的多种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工作模式层次化状态集,提出了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工作模式转换与功率流动态控制方法,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装车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模式转换灵活,冗余度高,动态重构能力强,负载适应性好,可为高适应性车载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本文证明了二部图存在(g,f)匹配和f 因子的充要条件以及有关的几个结果,并且给出了求二部图的最大(g,f)匹配、最小(g,f)匹配和最小权最大f 匹配、最小权(g,f)匹配、最大权(g,f)匹配的算法。  相似文献   
65.
修理级别分析是防空反导装备维修决策的重要内容。分析了防空反导装备的组成结构和维修流程,建立了基于模块化装备的修理级别分析决策流模型,在多指标约束条件下,以维修效果和维修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防空反导装备修理级别的经济性分析模型,运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完善防空反导装备的修理级别决策分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67.
当前空战地位提升,战区指挥体制运行,空战场管制系统急需进行重构,以适应新体制、新情况.从管制系统构建的3条基本原则着手,构建了四级空战场管制体系,采用"节点-关系-信息流模体"的方法,对管制系统进行超网络建模.利用超网络理论,选择管制系统的灵活性、高效性和鲁棒性指标,对构建的战区管制系统进行评估.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很...  相似文献   
68.
影响亚微米级HMX粉碎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撞击流技术制备亚微米级超细HMX的工艺流程,通过实验分析了加载压力、循环处理次数、表面处理剂对HMX颗粒粉碎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此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加载压力1500MPa,循环处理次数5次,悬浮液浓度5%,去离子水配液并加入表面处理剂A。  相似文献   
69.
在Internet中传输实时多媒体需要性能良好的拥塞控制机制来确保一定的服务质量。应用实时传输协议RTP的反馈报文的信息,开发了使用参数自适应变化的AIMD拥塞算法来消除拥塞,最终得到了一种改进的单播多媒体自适应拥塞控制算法。经OPNET网络仿真分析,在各种丢失率环境下,算法的发送速率平滑性等性能表现良好,较好地满足了网络多媒体的传输特性需求。  相似文献   
70.
随行波表面减阻降噪机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随行波表面特殊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随行波表面存在减阻降噪效果的内在机理.针对随行波表面流场的特点,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对其计算域、计算网络及其流动参数进行了合理化的处理.模拟结果表明随行波表面存在减阻降噪效果的内在机理在于:随行波表面连续的沟槽结构使得壁面附近的流动在波谷处产生了稳定的二次流,即来流在随行波表面引发形成一排平行人工涡,从而使自由来流在平行人工涡上流动,而不与壳体表面接触,起到了类似"滚柱轴承"的作用,从而达到减阻降噪的目的.对随行波表面流场的模拟研究,对深入揭示其潜在减阻降噪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