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38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基于亥姆霍兹共振腔的一维声子晶体中引入点缺陷会在原有局域共振型声禁带内产生缺陷模式。采用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缺陷模式随缺陷单元几何尺寸变化关系和声子晶体中声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缺陷单元与完美单元之间耦合程度的增强,缺陷模式从局域共振型禁带中完美单元共振频率处向禁带边缘移动。同时,缺陷模式的存在使得结构中出现了能量局域化的现象。本工作对设计新型声滤波器、能量集中装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在建立的加工设备机电系统精确动力学模型及对模型参数实时辨识的基础上[1],建立柔性加工设备机电系统的状态监测模型,包括BAYES故障检测、突发故障检测及故障分析与定位等;同时利用Kul-back信息距离和多层递阶AR模型实现系统的状态与故障预警。在加工设备上的实验表明模型可行有效,它能排除柔性多变工况、时变性及随机干扰对监测与预警功能的影响,提高其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3.
从系统功能设计过程出发,在分析反馈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功能角色模型构造特点的基础上,认为反馈信号在输入端可等效为正、负、零三种误差信号。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反馈系统基于该理论的故障传播分析方法和技术。最后以飞机发动机燃料计量系统为例,阐述该方法在反馈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经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一类带反馈环的故障分析问题,大大提高了功能角色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4.
本文首先概述了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破裂事故,接着分析了影响传热管腐蚀破裂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材料、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水质方面提出了防止传热管破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5.
本文讨论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指挥仪雷达数据模拟,将模拟过程分解为离线模拟和实时模拟两部分,解决了复杂的模拟计算和实时模拟要求的快速性之间的矛盾。并对数据压缩和数据恢复进行了讨论,为这种分解提供了必要理论分析基础。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航路生成方法,可以容易地生成比较复杂的目标航路。  相似文献   
146.
针对武警部队第一批指挥类“合训”学员,选取部分“合训”学员的军事体能考核成绩,利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科学、客观的评价函数,对学员军事体能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每一名学员考核成绩排序,为武警部队“合训”学员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在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下,时间是制约作战效果的因素,能否尽快地寻找到最佳的合作伙伴是协同作战的关键。通过对现代战场时限的需求分析,建立了以时间为量化指标的战场作战单元合作模型。为了解决名誉值机制的合作生成算法产生的“马太效应”问题,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和间接互惠理论,提出了一种“好”“坏”直接评判机制的合作生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好”“坏”直接评判机制的合作生成算法比名誉值机制的合作生成算法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8.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成为未来海战的重要形式,运用排队论对舰艇编队协同防空的作战效能进行了研究。以排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的排队模型,运用理论分析得到了以整个编队毁伤目标概率为指标的防空效能。通过对防空效能的计算与仿真,分析了几个重要参数对防空效能的影响,为多层舰艇防空系统的设计与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9.
Given the nature of global counterinsurgency operations, the demands of military expansion, and the need for cultural, linguistic, and regional expertise, the United States Army should evalu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US-led foreign troop units for its evolving force structur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creation of an American foreign legion based upon the recruitment of US-led, ethnically homogeneous tribal force units to meet the grist mill of counterinsurgency operations. This structured approach would be more beneficial than the current reliance on a de facto American Foreign Legion, represented by private military contractors (PMCs), many of them comprised of foreigners. These PMCs carry a number of oversight, accountability, and legal risks not found in a fully integrated, and US-officered foreign legion. The British Brigade of Gurkhas, the South-West African Police Counter-Insurgency Unit (Koevoet), and the Kit Carson Scouts serve as relevant historical examples where foreign troops were used to supplement national manpow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0.
As a consequence of intervention in Iraq and Afghanistan, force ratio for counterinsurgency (COIN) has come under increased scrutiny. Reduced to its essence, the issue is simply, ‘How many troops does it take to get the job done?’ This answer has been sought by the US military, academia, and think tanks.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responses, culminating in several ‘plug-and-play’ equations for minimum force ratios in COIN operations. Due to the impossibility of determining precisely how many insurgent forces there are, it has become common to base force ratios on the population of the country. In the realm of policy, the question above is posed as, ‘How many of our troops does it take to get the job d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