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通过对目前靶场舰载导弹火控系统精度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提出运用仿真技术结合靶场精度试验进行火控系统精度和性能评定方法,根据精度试验的内容和目的建立了一系列相关仿真模型,并结合外场试验结果加以对比和验证,以提高试验鉴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42.
综合运用馈电信息基本理论,提出了一个基于馈电信息的故障诊断技术.该技术通过对馈电信息的比较、分析,从而实现对工作状态的监测和故障的检测;通过检测、分析馈电相关的频谱或相关的模式,实现状态分析和故障定位,完成对电子装备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743.
为评估炸药在封闭容器内爆炸产生的振动效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封闭式爆炸容器小药量TNT炸药爆炸产生的爆炸振动效应进行了爆源邻近实地监测和测试。结果表明:小药量炸药爆炸引起的爆炸振动效应对距爆源100 m以外的普通砖结构民用住宅产生的速度强度远低于其临界峰值速度,不会对其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44.
针对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中S弯进气道明显流动分离和出口总压畸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合成双射流的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建立了合成双射流的S弯进气道数值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在S弯进气道分离点附近施加合成双射流控制,在整个射流周期内通过“吹”“吸”接力可以有效抑制边界层流动分离,有效提升总压恢复系数。对比研究了合成双射流不同射流角度、射流峰值速度和激励频率对S弯进气道流场控制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成双射流与主流的角度越小,流动分离控制效果越好,较大射流峰值速度会对主流形成“阻挡”致使控制效果下降,激励频率与流场特征频率越接近控制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45.
运用随机点过程方法,从理论上对可修系统能否进行分段试验进行了研究.论证了对于泊松过程模型分段试验的可行性,并研究了分段试验对参数估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6.
给出了随机截几场合下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步加试验)的统计方法,并讨论了其估计的方差问题.  相似文献   
747.
介绍了一种根据外卡式传感器测量的电压波和几何供油规律计算循环喷油量的新方法,并在12150L发动机用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对喷油量的不解体测量.  相似文献   
748.
良好的测试性设计对系统维修性具有重要意义,测试性增长试验通过一系列测试性设计缺陷发现和纠正措施,可保证系统测试性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针对基于延缓纠正的测试性增长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增长试验目标是否明确和试验资源是否受限制问题构建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松弛和本地搜索的快速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指导测试性增长中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所提混合优化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求解整数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749.
为贴近实战完成火箭助飞鱼雷攻潜试验,针对目标指示信息设备选择、目标靶的选择、射击方式解算等几个试验方案设计关键点对试验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影响攻潜效果主要因素的仿真计算模型,并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经海上试验检验,方案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50.
针对典型电静液作动器存在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将伺服阀引入其中,采用压力和位置双控制回路体系,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建立了数学模型。同时作动器作为参数不确定性和外负载力变化的系统,在压力控制回路中,考虑其不确定性范围和性能指标要求基础上,基于定量反馈理论(QFT)设计了压力控制器。在位置控制回路中,运用动态压力校正伺服阀流量,消除外负载力的影响;并把位置误差引入压力控制回路,以提高其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其综合性能较好且便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