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根据目标微动产生的微多普勒谱会影响ISAR成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合成器的ISAR微动干扰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固定假目标模板修改为具有一定微动特性的假目标模板,并将该模板对截获的雷达信号进行调制,得到了包含微动信息的干扰信号。研究结果表明该干扰信号不仅可以对ISAR形成微动特征欺骗干扰,还可以对ISAR图像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甚至形成散焦压制干扰。最后,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2.
针对雷达自身性能和干扰因素对雷达目标检测概率的影响,分析了噪声干扰情况下检测概率同干扰机有效功率、干扰机位置之间的关系,联合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工作频率等性能参数,得到了噪声干扰情况下雷达检测概率的表达式。并运用秩K法则,得到了噪声干扰下雷达网综合检测概率的表达式,解决了噪声干扰下雷达网检测概率的确定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3.
基于双站定位的SAR场景欺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星载SAR系统中虚假场景干扰的信号形式和产生方法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双站定位的欺骗干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雷达进行无源定位,并对其轨迹进行平滑,然后再产生干扰信号,满足了欺骗干扰对被干扰源准确位置信息的要求,消除了定位时随机误差对成像的影响。研究了雷达定位误差的变化范围及其对欺骗干扰效果的影响,解决了虚假场景干扰技术实施中会遇到的重要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实时有效的欺骗干扰。  相似文献   
164.
针对机抖激光陀螺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等影响静态捷联寻北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正交小波变换的前向线性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前向线性预测技术以及区间正交小波变换抑制边界效应的能力,有效地减小了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车载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5.
The paper presents the possibilities of, and methods for, acquiring, analysing and processing optical signals in order to recognise, identify and counteract threats on the contemporary battleground. The main ways electronic warfare is waged in the optical band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spectrum have been formulated, including the acquisition of optical emitter signatures, as well as ultraviolet (UV) and thermal (IR) signatures.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values describing the emission of laser radiation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their importance in terms of creating optical signatures. Moreover,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ptical signals into signatures, only their spectral and temporal parameters can be applied. This was confirmed in experimental part of the paper, which includes our own measurements of spectral and temporal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for three types of binocular laser rangefinders. It has been further shown that through simple registration and quick analysis involving comparison of emission time parameters in the case of UV signatures in “solar-blind” band, various events can be identified quickly and faultlessly. The same is true for IR signatures, where the amplitudes of the recorded signal for several wavelengths are compared. This was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for UV signatures by registering and then analyzing signals from several events during military exercises at a training ground, namely Rocket Propelled Grenade (RPG) launches and explosions after hitting targets, trinitrotoluene (TNT) explosions, firing armour-piercing, fin-stabilised, discarding sabots (APFSDS) or high explosive (HE) projectiles. The final section describes a proposed model database of emitters, created as a result of analys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recorded signals into optical signatures.  相似文献   
166.
美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F-22上的低可探测性(LO)多功能射频系统(MFRFS)AN/APG-77,以及将要为联合攻击战斗机(JSF)设计研制的机载多功能射频系统(MFRFS),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先进的有源电扫阵(AESA)天线.通过对AESA的共享,F-22的MFRFS能同时执行雷达、电子战和通信功能,其超视距目标探测、识别与拦截能力,丰富多彩的电子对抗招式,以及飞机具有的低可探测性能,使之成为21世纪夺取空中优势的重要武器系统,必将给未来防空电子对抗构成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7.
战术互联网子网干扰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Ad hoc网络攻击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网络各层协议弱点所设计,战术互联网通信设备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抗干扰传输技术,协议攻击很难奏效,直接对战术互联网受扰后的网络性能评估很有必要。文章的主要工作是对战术互联网子网进行建模分析,通过设置节点接包时以概率出错来模拟节点受扰情况,分析受扰节点数、节点受扰程度不同时整个战术互联网子网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68.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组网电子对抗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评估组网电子对抗的干扰效能,通过分析组网电子干扰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模式,构建了组网电子对抗的评估指标体系,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组网电子对抗的干扰效果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糊层次评估模型。该方法通过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对组网电子对抗效能评估体系中不确定性指标的量化和对干扰效果较为准确、客观的评估。实例结果分析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为组网干扰效果的评估和组网干扰资源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9.
设计了一种宽带多维雷达信号,在宽带噪声调频信号中通过频率捷变的方式融合非线性调频信号,将探测信号隐匿于宽带噪声调频信号中,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的同时实现对目标的探测。仿真表明该信号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且兼具探测与干扰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70.
为评估对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干扰效能,结合导引头工作原理和功能特性,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对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二级模糊评判模型,采用正态分布形式构造隶属函数,并利用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使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得到改善,实现对雷达导引头的量化评估。最后选择噪声干扰为例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模糊评判模型具有实用性,其评估结果可为干扰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