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装备维修费用的因素做了分析.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影响装备维修费用的主要因素.通过灰色GM(1,1)建模,给出了装备维修费用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针对防空装备作战仿真中态势显示成员在防空武器作战仿真联邦中的通用性需求,本文进行了防空装备作战仿真态势显示成员通用性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语义映射的态势成员通用性实现方法,该方法依赖于数据模型模块,配置模块,动态公布订购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通过配置模块生成的配置文件记录公布订购信息,动态公布订购模块负责对信息的动态公布订购,发送和接收模块负责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数据模型模块是介于态势显示成员中仿真模型和HLA/RTI数据接口之间的模块,主要负责在发送前和接收后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成功的解决了通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图形仪表的方法仿真飞行训练模拟器座舱设备是提高系统性价比、可靠性、维修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虚拟仪表开发软件IData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在飞行仿真中的开发流程,深入研究了IData关键技术。经在多项产品开发应用中表明,使用IData平台开发的软件,画面逼真、响应实时、可扩展性强、性能稳定,满足专用设备和飞行训练模拟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装备建设服务于国家军事战略,能否将管用、好用的装备交付给军方,是国防工业部门和装备试验靶场共同的使命。除了要确保装备技术性能符合指标要求以外,还要确保交付给军方的装备能够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并且能够在作战行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作战试验是值得研究并且需要逐步开展的重要试验活动。文章将从国外在装备作战试验领域的具体做法入手,分析作战试验与研制试验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开展装备作战试验须重点把握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开展装备作战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军事装备综合物流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实时性,摆脱以往单纯依靠经验总结和历史数据积累为主的保障决策方式,利用图论的理论算法和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对保障任务自动生成满足各种保障要求的决策方案,不仅更加快速准确,而且为装备综合物流保障工作提供了一个战平结合的决策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16.
如何充分发挥小型通信干扰装备的作战效能是指挥员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将战术指标——干扰后的通信畅通区覆盖程度作为评估通信干扰装备分配优劣的指标,分别建立了单机和多部干扰时的通信干扰有效压制区和通信畅通区边界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通信干扰有效压制区和通信畅通区面积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空域频域通信干扰任务分配模型,并设计了混合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算法。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分析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为通信对抗战术计算和作战运用研究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跨越-2020库尔勒B”演习中,装备保障矛盾问题突出、维修保障难度大的情况,从装备保障力量发展不均衡、保障分队自身保障存在不足、人才储备弱的影响;高温、潮湿、风沙、高海拔等周边环境恶劣程度的影响;器材筹措效率高低、器材储供管理的好坏、器材利用率高低的影响;指挥控制链路关系、感知战场态势、控制战场节奏的影响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解决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从固强补弱装备保障力量、积极适应战场周边环境、优化器材储供管理和筹措渠道、提高装备保障指挥控制能力等方面着手,结合演训地区实际装备保障存在矛盾问题出发,探索和研究实战化训练中装备保障的对策措施,以期为部队实战化装备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导弹部队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模糊评价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技术保障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该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首先提出了视情工作间隔时间的确定方法,然后根据故障率的不同情况,分析了间隔时间的相应变化,最后进行了实际应用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European arms industry is challenged by several adverse “headwinds.” Fragmentation leads to costly duplications and, in conjunction with stagnating budgets and sharply increasing costs, prevents firms from exploiting economies of scale and learning. This is exacerbated by size differentials vis-a-vis the leading US arms manufacturers and competition from emerging producers. As some “headwinds” are self-enforcing, far-reaching industrial and policy response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the industry's outlook. As exports may not indefinitely compensate for low domestic demand, there is an economic imperative for further cross-border collaboration and consolidation. Despite various EU policy initiatives, progresses regarding the European Defence Equipment Market and strengthening the European Defence Technological Industrial Base have been relatively slow.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the European Defence Fund will be the proclaimed “game-changer,” rais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uropean arms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UK's withdrawal from the EU adds uncertain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