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51.
以二乙烯基苯和聚硅氧烷为原料经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O-C材料,利用镁金属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高温还原制备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元素分析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从而研究利用镁金属化学还原法制备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机理。结果表明,镁金属在还原过程中生成MgO和Mg_2SiO_4等产物,经HCl洗涤后可形成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Si/Si-O-C材料中的单质硅分布于多孔的Si-O-C相中,一定程度上可缓解Si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利用镁金属还原Si-O-C材料制备多孔Si/Si-O-C材料是一种可行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452.
《现代军事》2016,(4):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在"军民融合"和"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精神的指引下,2011年湖南博弈飞装备新材料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应运而生。研究所整合了大批先进、专业的研发团队(包括多名两院院士、"863"计划专家成员、"十一五"规划评审专家和"973"项目科学家等专家),并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所结成战略合作伙  相似文献   
453.
含能材料高能量与低感度的平衡是难以快速突破的科学难题,而含能共晶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含能化合物的内部结构组成和结晶结构,进而改变含能材料的固态性质,实现能量和安全性的平衡,从而保障现代武器系统的高效毁伤与高安全性。在总结现有含能共晶材料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热力学过程和相互作用等角度揭示了共晶的形成,汇总了含能材料共晶的制备方法以及表征技术,并简要论述了制备方法及表征技术的优缺点。其次,归纳总结了CL-20、HMX、TNB系列共晶炸药与2种共晶组分之间密度、熔点、分解温度、感度和爆炸性能的关系,验证了含能共晶技术可有效平衡高能量与低感度的固有矛盾。最后,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含能材料共晶形成原理及共晶含能材料的放大生产与应用是含能材料领域亟需解决的两大关键难题,并展望了未来含能共晶材料的研究应致力于含能共晶体系开拓、含能共晶技术优化和含能共晶系统机器学习。  相似文献   
454.
为探究填充新型抑爆材料对舰船喷气燃料舱的抑爆效果,研究通过搭建大尺度油舱抑爆试验平台,针对球形和发泡2种抑爆材料开展爆炸、破片2种载荷作用下的抑爆效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抑爆材料在2种载荷作用下均能对舰船喷气燃料舱起到良好的阻隔防爆效果,使得油舱内爆炸压力显著衰减;相比于未填充抑爆材料的油舱,均能阻碍油舱内喷气燃料被引燃,不发生二次爆炸。  相似文献   
455.
456.
对电致变色现象及机理、电致变色器件的构成、电致变色使用的材料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介绍和论述.最后对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7.
“凯芙拉”,几乎尽人皆知。这种美国杜邦公司于1965年开发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神奇纤维,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弹道防护材料的代名词,一度被称为“终极防弹材料”。由它制成的软式防弹衣轻便而柔软,可贴身穿着,为警察、士兵提供了可靠  相似文献   
458.
马庆恒 《国防科技》2003,(11):79-79
隐身技术首先应用于航空领域。它几乎是与1935年英国的防空雷达技术同时出现的。目前,在美国马里兰博物馆停放着一架纳粹德国1945年初研制的原形复制飞机,它是由德国空军一个绝密集团秘密研制试飞的,其外形酷似当今美国最新型B-2隐身飞机。英国很早就注意到了反雷达侦察技术的应用,在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就研制出一种用胶合板、云杉木等材料做的双引擎“蚊”式轰炸机,它速度快、飞行高度低,更重要的是对方雷达屏幕上几乎看不到它,因此,这种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损失最小。这是用木质材料作为隐身技术的最早应用事例之一。  相似文献   
459.
通过多氯代聚苯胺硫化反应制备了多硫代聚苯胺锂电池正极材料,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PS光电子能谱以及SEM等手段对多硫代聚苯胺作了结构分析,并对多硫代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作了初步的研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631mAh/g。  相似文献   
460.
机内测试被广泛应用于故障诊断,装备健康管理与预测等领域。本文针对机内测试设备在设计和升级时遇到的分类器更新,样本数量不平衡,硬件条件限制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聚类和人工免疫的方法处理原始数据,然后提出了基于代表样本点的混合学习方法,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和仿真案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有助于基于数据的机内测试设备设计与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