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研究了采用非线性M 序列辨识ARMA 模型参数,提出了具体的算法,在特性上同m 序列作了比较,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具有线性参数的非线性多项式模型的数据阵L-D分解性质,其中D是对角阵,L是带有单位元素的下三角阵.结果表明,通过因子L可以估计出模型的参数,通过因子D可以选择模型中的项;提出了同时进行模型的结构确定和参数估计的递推辨识算法.该算法可用于船舶运动的实时建模.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辨识多项式等线性参数的非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83.
将基因遗传算法应用于连杆综合精度检测系统的结构优化之中。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与其它优化方法相比,该方法对目标函数的限定极少,约束条件不需定义成惩罚函数形式,且无论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形式如何,均可方便地表达于适合度函数中。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分割辨识算法及其在导弹气动参数辨识中的应用,并以某导弹为例,采用分割辨识算法对其气动参数进行了估计。仿真计算表明,分割辨识算法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且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5.
利用一个修正的Riccati方程讨论了一种混合方差/H∞状态估计器,导出了估计器存在条件,及其解的一般表达式;揭示了其与Kalman#波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用一个例子说明了这种状态估计方法在机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
四、美空军士兵军衔 美国空军士兵的军衔区分为4类9级14等。 1、Chief Master Sergeant of the Air Force:空军总军士长,英文简称CMSAF。E-9级、美空军高级士官和美军士兵等次的第一等。1967年设立,高于Command Chief Master Sergeam(空军指挥军士长)。  相似文献   
87.
H∞控制理论在BTT驾驶仪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H∞控制理论设计BTT自动驾驶仪中的俯仰-偏航和滚动通道,运用解析的手段设计控制器,使得系统对这一误差范围内的所有被控对象均能满足理想的性能要求,然后通过对设计的自动驾驶仪进行MATLAB数学仿真计算。将得到的计算结果分析,得出结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传统的基于牛顿-拉夫逊迭代算法和递推极大似然法的战术导弹气动力参数辨识缺点是对初值比较敏感,其求解结果趋向于局部最优解和计算比较复杂.遗传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寻优特性,简单易行,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新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89.
为了改变新型保暖材料丙纶(PP)熔喷棉的抗静电性能,本实验以新型保暖材料熔喷棉为基材、KMnO_4/H_2SO_4为引发体系、丙烯酰胺(AAm)为单体,研究 KMnO_4浓度、H_2SO_4 浓度、AAm 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该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变化规律;并对接枝产物的结构及润湿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枝物的吸湿性明显改善,并且在本实验条件下,当 KMnO_4 浓度为1.6g/L、H_2SO_4用量为20ml/L、AAm 浓度为3%、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h 以及甲苯用量为18ml/L 时,接枝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0.
为提高迫击炮弹弹道辨识精度,在迫击炮弹质心运动微分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速传感器的弹道辨识方法。通过测量弹丸速度及所受动压和静压的变化,来相互独立进行初速和射角的辨识,从而解决了以往方法中通过不断迭代来缩小辨识初速和射角的区间而延长了解算时间的问题。通过对弹道仿真数据的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弹道的识别精度较高,适合于迫击炮弹的弹道辨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