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根据主动自导作用距离随舷角变化规律,推导了考虑到自导作用距离随舷角变化时求解最优提前角的迭代公式系,最后提出了蛇行搜索鱼雷射击的最优提前角求解方法,并给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92.
坦克稳像火控系统射击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射击准备和射弹散布两个方面,对坦克稳像火控系统射击误差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提出了射击误差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坦克使用稳像火控系统射击时的首发命中概率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3.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射击精度的子系统与系统的预测模型,为从微观、宏观上控制误差,提高射击效果,提出了一种科学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4.
一种快速高精度的射表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多结点样条函数的射表数据处理新方法。与弹道方程法和多项式函数逼近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兼有快速、高精度和实现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5.
舰艇近区安全防卫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舰艇近区安全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外舰艇近区自卫装备发展情况,提出了发展具有综合利用观瞄设备和声纳,并集合各种致命和非致命武器特点的舰艇近区安全防卫系统的构想。系统配备的观瞄设备用于探测地面、水上及低空近临目标,而声纳用于探测水下目标,如蛙人,无人水下航行器等。在打击方面,系统配备了可以歼灭目标的致命武器以及用于驱逐目标的非致命武器。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舰艇近区安全,近区安全防卫系统,非致命武器  相似文献   
96.
摘 要:由于舰载火箭弹的弹道特性与普通身管炮弹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舰炮射击效力计算及火力分配方法不适用于舰载火箭炮。结合舰载火箭弹弹道特点,分析了其射击误差,探讨了集群目标的简化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法的舰载火箭炮对岸射击最优效力射火力分配计算模型。通过举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利用该模型可以提高射击指挥员指挥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7.
为了更好的评定舰载火箭炮对岸射击的射击效能,选用了毁伤概率为效能指标,应用重叠系数法排除子弹重叠的影响,运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出毁伤概率,并给出了保证实验精度的方法。实际举例结果表明,在评定毁伤效率时,应用重叠系数较大程度地减少因重叠造成的误差。该方法在研究火箭弹对岸射击效能时,能够更好的提高精度,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98.
以车载武器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射表的作用和基本要求,分析了射表误差的组成因素和简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射表误差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射表误差是目前条件下影响车载武器射击精度主要因素的观点,可对研究车载武器射击精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
高炮武器系统虚拟射击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高炮武器系统对空射击精度试验现状,针对传统试验方法存在的成本高昂、组织繁琐、试验周期长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抽样的虚拟射击试验方法,介绍了虚拟射击试验原理,给出了虚拟射击试验系统结构图,重点讨论了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最后给出了虚拟射击试验的数据流分析、组织实施流程和验证思路。  相似文献   
100.
利用不同羽流模型对封闭空间火灾进行建模,在结合实验测出的热释放速率基础上,计算了不同羽流模型下的烟气填充时间和温度变化情况。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羽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火灾初期,4种羽流模型下的烟气填充速度相近,其中McCaffrey羽流模型与实际烟气填充过程最为接近;火灾后期,Zukoski羽流模型最接近实际烟气填充过程;火灾过程中,Thomas羽流模型和Zukoski模型计算结果非常接近,Thomas羽流模型更适用于一般的工程计算;4种羽流模型下的烟气层温度和实验结果有很大差异,实际工程中均不建议用来预测烟气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