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针对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讨论了不确定参数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问题。当故障在失效的传感器以及失效的执行器发生时,且非线性不确定性满足一定的增益条件,通过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各自给出了故障在传感器和执行器失效发生时,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存在条件及相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一个设计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62.
以二乙烯基苯和聚硅氧烷为原料经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O-C材料,利用镁金属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高温还原制备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元素分析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从而研究利用镁金属化学还原法制备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机理。结果表明,镁金属在还原过程中生成MgO和Mg_2SiO_4等产物,经HCl洗涤后可形成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Si/Si-O-C材料中的单质硅分布于多孔的Si-O-C相中,一定程度上可缓解Si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利用镁金属还原Si-O-C材料制备多孔Si/Si-O-C材料是一种可行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63.
为探索一种减弱扫掠激波/边界层干扰强度的侧压方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两道同侧扫掠激波作用下形成的三维平板边界层。对三维边界层的流动机理进行研究,并与相同气流偏转角的一道扫掠激波作用下形成的三维边界层进行定量比较。研究表明,存在两道同侧扫掠激波时,第一道扫掠激波使侧壁附近边界层变薄,进而使第二道扫掠激波与再附形成的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总的效果是两道扫掠激波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强度比一道扫掠激波的弱;两道扫掠激波的气流总偏转角与一道扫掠激波的相同,相交后汇聚成的激波强度与一道扫掠激波的基本相同,之前被两道扫掠激波"扫"起来的边界层在汇聚激波作用下还呈现锥形流动,分离线和来流的夹角也与一道扫掠激波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64.
直序/跳频(direct sequence/frequency hopping, DS/FH)扩频信号的跟踪受到多普勒效应和电离层效应的严重影响,使其难以应用于卫星导航的抗干扰领域。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将递归最小二乘滤波修正的方法应用在DS/FH信号跟踪上。将处于不同通道中心频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转化到DS/FH信号的整体中心频率进行并滤波,在频率捷变时对载波数控振荡器进行修正。根据对频率跳变前后载波相位和码相位突变的观察,实时估计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在频率捷变时修正载波相位和码相位。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DS/FH信号跟踪中的频率相位不连续问题,其跟踪精度与直序扩频信号度基本是相同量级。  相似文献   
565.
In this article, an optimal replacement policy for a cold standby repairable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dissimilar components with repair priority is studied. Assume that both Components 1 and 2, after repair, are not as good as new, and the main component (Component 1) has repair priority. Both the sequence of working times and that of the components'repair times are generated by geometric processes. We consider a bivariate replacement policy (T,N) in which the system is replaced when either cumulative working time of Component 1 reaches T, or the number of failures of Component 1 reaches N, whichever occurs first. The problem i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eplacement policy (T,N)* such that the long run average loss per unit time (or simply the average loss rate) of the system is minimized. An explicit expression of this rate is derived, and then optimal policy (T,N)* can be numerically determined through a two‐dimensional‐search procedure.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model's applicability and procedure, and to illustrate some properties of the optimal solution. We also show that if replacements are made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of failures N, or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cumulative working time T, the former class of policies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latter, albeit only under some mild conditions.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0  相似文献   
566.
In their recent article, Leng and Parlar (L&P) (2009) analyze information‐sharing alliances in a three‐level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manufacturer, a distributor, and a retailer) that faces a nonstationary end demand. Supply chain members can share demand information, which reduces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thus decreases their inventory holding and shortage costs. We expand the results from L&P by considering dynamic (farsighted) stability concepts. We use two different allocation rules and show that under some reasonable assumptions there should always be som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this supply chain. We also identify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retailer in a stable outcome shares his demand information with the distributor, with the manufacturer, or with both remaining supply chain members.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0  相似文献   
567.
作为计算机体系结构核心问题之一的存储一致性研究主要是围绕CPU访存一致性问题展开的,I/O设备DMA操作引发的存储一致性问题则一直处于研究的边缘。从I/O与存储体系结构一体化设计理念出发,针对支持全局DMA访问的分布共享存储(DSM)系统存储一致性问题,研究广义存储一致性,定义了涵盖I/O的广义程序概念,建立了广义域存储一致性模型,研究了基于广义域存储一致性模型的Cache-Memory-I/O一致性协议实现技术,对于DSM系统实现全局共享I/O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8.
对大型超市进行合理的电气消防安全设计将直接关系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结合工程实际,重点针对消防供配电系统、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的布置以及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569.
采用化学镀对高氯酸掺杂聚苯胺(PANI/HClO4)粉体进行Ni-Co-P合金化改性,改性材料磁损耗因子得到提高。进行红外光谱分析,PANI/HClO4在3-5μm和8-14μm 2个大气窗口没有强吸收峰,具有雷达红外隐身兼容特性。  相似文献   
570.
基于MVC的分布式作战应用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VC作为一种经典的软件模式,在界面程序设计和B/S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分布式技术的发展,MVC的含义和用途变得更加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组件的构造,也可用于分布式程序的设计.针对MVC模式和分布式作战应用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MVC的分布式作战应用框架,在保持传统C/S架构优势的同时,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实现了业务流程和逻辑计算的有效分离,为大型C/S作战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架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