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英语诗歌》作为国内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课堂教学方式一直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视角,以著名的英语诗人叶芝为例,探讨《英语诗歌》课程教学中形式诗学与文化诗学方式方法的结合,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2.
舰船稳性计算中附体影响的一种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在静水力曲线、邦戎曲线以及船形稳度力臂插值曲线计算中对附体处理的一种新方法,即建立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积分基础上的附体体积分布法.该方法将附体按体积与体积中心等效的条件分布到船体型值点上,其中船体体积与体积中心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积分法进行计算,以此来修正其对船舶静力计算结果的影响.按该方法对某船带附体的静水力曲线、船形稳度力臂插值曲线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3.
对高层住宅安全疏散的几种形式进行了比较,重点分析了剪刀楼梯对日常使用和疏散救援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试图探索一种疏散楼梯与临时避难平台相结合的疏散方式。  相似文献   
34.
当前,地面无人装备作为多能合一的新质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发展的重点,对未来陆战形态影响深远。为准确把握地面无人装备对陆战的影响及未来陆战形态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通过对地面无人装备的发展现状及在研项目的分析,分析装备能力的发展趋势以及可担负的作战任务;其次,从颠覆战场形态、改变作战方式及影响指挥控制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地面无人装备给未来陆战带来的影响;再次,从无人化技术、作战样式及指挥决策三个方面对未来陆战形态的演进进行分析;最后为应对未来陆战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军事需求、技术发展、优势保持及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5.
轮式移动机器人有限时间镇定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研究了单链链式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问题。通过探讨n维链式系统的潜在线性结构,将其分解成一个标量子系统和一个n-1维线性时变子系统,并证明了该时变子系统在具有时变函数系统矩阵时的能控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分段控制策略,基于终端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不连续反馈镇定控制律,实现了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最后将该结论应用到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6.
曲面的三个基本形式的系数矩阵之间关系的证明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R3 中曲面的 3个基本形式的系数之间关系的一个直接证明 ,并由此得到曲面的 3个基本形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它一些结果 .  相似文献   
37.
警卫工作体制、勤务运行机制和警卫法制是顺利完成警卫任务的制度保障,当其不适应警卫工作的发展要求时,就会成为警卫工作健康发展的掣肘因素,对警卫形式改革也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当前,警卫规格由职务确定的体制,警卫勤务层层加码的运行机制,不合理的警卫勤务质量考评机制,难以实行的警卫危险评估机制,不科学的警卫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及不健全的警卫法制,已成为制约警卫形式改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消防取水码头的法规要求、建造形式的分析,就消防工作中应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建造形式的消防取水码头进行了探讨,并对消防取水码头的建造和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9.
干部交流工作,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干部交流工作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加强和完善干部交流工作,应转变观念,统筹安排,拓宽途径,扩大范围,完善干部交流政策机制,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0.
《Arms and Armour》2013,10(2):154-177
Abstract

Amongst the armour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British Museum is a kettle-hat (Object Number: P&;E 1856,0701·2243) that was found in London during the second quarter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January 2010, the kettle-hat was conserved before its loan to the Royal Armouries Museum for display at the Tower of London. New findings that occurred during conservation led to the most in-depth technical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is relatively unknown helmet since its discovery.

This paper aims to interpret the British Museum’s kettle-hat from art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place it in a wider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ettle-hat during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ies is described along with the subsequent derivatives of transitional or progressive forms of helmet. Through stylistic comparison and consideration of related evid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British Museum kettle-hat dates to the late 14th century and is of western European, possibly English, workmanship. Furthermore, although the British Museum helmet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typical forms of kettle-hat, it also has features, such as a short tail-piece, that suggest it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some early forms of sall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