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采用磁控溅射法结合结晶化热处理工艺在SiC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金属Mo涂层,分析Mo涂层的成分和形貌;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SiCp/Cu复合材料,重点对比分析Mo界面阻挡层厚度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能够在SiC颗粒表面沉积得到Mo涂层,随溅射时间的延长,Mo涂层的厚度增加、粗糙度增大,且磁控溅射后SiC颗粒表面直接得到的Mo涂层为非晶态,结晶化热处理后,变为致密平整的晶态Mo涂层。磁控溅射时间对Mo涂层厚度和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影响明显。随磁控溅射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呈先增后减趋势。采用磁控溅射9h镀Mo改性并经过800℃结晶化热处理的SiC复合粉体在850℃下热压烧结制备的SiCp/Cu复合材料(VSiC=50%),其热导率达到了最高值274.056W/(m·K)。  相似文献   
302.
合成分队动态武器目标分配协同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合成分队地面作战特点,提出了一种动态武器目标分配的协同决策模型,该模型基于一种自适应决策中心的协同决策体系结构,以战场信息共享为核心,实现动态火力协同优化分配。提出了针对战场应急目标的一种快速火力分配方法,提高火力整体打击效率的火力适度分配优化方法,适应战场态势动态变化的anytime终止控制方法。仿真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满足合成分队火力动态分配的需求,提高动态武器目标分配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03.
对于自主水下机器人(AUV)纵倾角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面滑模思想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对自治水下机器人纵倾角运动模型进行简化,其次针对不确定外干扰的情况,设计了自适应规律,对外干扰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动态面滑模自适应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给定参数的仿真实验结果可知,所设计的控制器在系统受到不确定外干扰时,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04.
针对车辆电磁兼容性问题,研究了不同方位接地与不接地时电磁波照射车辆时表面电流分布,得出接地后最大表面电流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对于高斯脉冲入射方向与车轴成30°角时,垂直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111.57 A/m降为17.322 A/m,水平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22.566 A/m降为11.458 A/m。测试结果表明:接地是降低车辆表面电流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车辆在高威胁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5.
为充分利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俯冲段的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的耦合作用和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提出三维一体化制导与控制问题。根据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以及飞行器-目标的视线角相对运动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倾斜转弯控制的一体化制导控制模型。针对模型中的不确定性采用模糊干扰观测器进行补偿,并使用块动态面方法设计一种一体化制导控制律。通过选取适当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闭环系统状态的一致毕竟有界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06.
We apply the techniques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to approximat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a two‐stage stochastic linear program with recourse. In particular,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estimated, in the region of optimality, by a quadratic function of the first‐stage decision variables. The resulting response surface can provide valuable modeling insight, such as directions of minimum and maximum sensitivity to changes in the first‐stage variables. Latin hypercube (LH) sampling is applied to reduce the variance of the recourse function point estimates that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response surfac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e value of the LH method by comparing it with strategies based on independent random numbers, common random numbers, and the Schruben‐Margolin assignment rule. In addition, variance reduction with LH sampling can be guaranteed for an important class of two‐stage problems which includes the classical capacity expansion model.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6: 753–776, 1999  相似文献   
307.
从自行设计的专用三维地形显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观点出发,讨论了高速三维地形显示系统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以新一代的高速处理器INTELi860为核心,采用分配树技术,解决多路并行输出产生的竞争和瓶颈问题;实现Z-缓冲硬件算法,提高系统的图形消隐速度;设计多帧存体结构,支持多通道、多画面信息的快速显示。  相似文献   
30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bat motivation in the 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 arguing that although Israeli society at large is in a ‘Post Heroic’ era, the ‘Heroic Spirit’ is revealed during emergencies. A total of 1535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among combat soldiers during large-scale operations fought during national emergency and during small-scale routine operations. The results reveal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bat motivation typical for emergency vs. routine, as well as for reserves vs. regular uni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st Heroic era is a condition that could be shifted according to cultural, organisational and individual determina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ots of these construc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the theory of combat motivation and combat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309.
为使大口径舰炮制导炮弹在打击近岸机动目标的末制导段满足落角约束,现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基于自适应RBF逼近网络与动态面滑模提出一种空间末制导律。构建空间弹目相对运动模型,通过带改进微分跟踪器的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目标加速度。为零化视线角跟踪误差与视线角速率,采用自适应指数趋近律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动态面,并运用自适应RBF逼近网络削弱控制指令抖振。通过Lyapunov第二法证明了全系统中视线角跟踪误差与视线角速率均最终一致有界。仿真实验表明:该末制导律使制导炮弹在空间中打击具有不同机动形式的近岸目标时,均具备良好的末制导性能。  相似文献   
310.
慢刀伺服车削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创成加工方法,采用C轴、X轴、Z轴联动的方式在极坐标或圆柱坐标内可车削加工自由曲面光学元件。但是由于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使用慢刀伺服技术仅加工一次获得的光学元件可能不满足精度指标。为此需要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慢刀伺服车削加工精度的误差补偿技术。Zernike多项式是面形分析与光学分析之间的理想接口工具,因此本文使用Zernike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处理慢刀伺服车削加工的误差,并根据慢刀伺服加工技术的特点,建立慢刀伺服车削加工的误差补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Zernike多项式拟合的慢刀伺服车削加工误差补偿技术可有效地针对加工中产生的特定误差进行补偿,从而提高自由曲面车削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