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敏 《宁夏科技》2000,(5):34-37
70年代,美国海军为应付苏联的空中威胁,为其航空母舰作战群提供足够的防空保护,于是发展了“先进水面导弹系统”,也就是后来的宙斯盾防空系统。宙斯盾系统装置在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上,成为提康德罗加级驱逐舰(DDG-47)。提康德罗加级导弹驱逐舰建造到第6艘时,换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32.
33.
描述了高速数字电路的非理想因素以及减少反射和串扰的措施。结合DSP硬件设计,给出了电源设计、时钟设计和关键信号线设计中的高速设计经验和原则。  相似文献   
34.
“阿库拉”级潜艇,是由苏联著名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在Ⅷ型攻击核潜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属于前苏联第四代攻击核潜艇,其主要用途是消灭敌方各型潜艇,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摧毁敌方水面舰艇、陆上重要目标和布放水雷以及保交等众多任务。该级于1972年被批准建造,1981年前艇在共青城船厂正式开工建造,1984年12月30日进入苏联海军服役。由于性能优良,后续艇在共青城船厂和北德文斯克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至今共建成服役了16艘。总体性能和特点:“阿库拉”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艇长115米,艇宽14米,吃水10.4水,其水上排水量7500吨,水下排水量9100吨,最大潜深超过650米,自持力100昼夜,人  相似文献   
35.
在世界常规动力潜艇的家族中,有两款经典之作:俄罗斯K级潜艇与德国209级潜艇。它们代表了上个世纪最优秀的常规动力潜艇研制水平,成为上个世纪海底世界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36.
《国防科技》2004,(8):95-95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6月报道英国国防部已经为改装英国皇家海军的“特拉法尔加”级核动力攻击潜艇购买了美海军使用的“潜艇多波段高数据率”(SubHDR)卫星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7.
美海军“由海到陆,前沿部署”战略的实施,促使其加速研发能在近海作战的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能够对付来自敌方的各种威胁,既能实施传统的远洋反潜、反舰作战,又可以用于浅水作战环境中的多种作战行动,包括攻击式/防御式布雷、扫雷、特种部队投送/回撤、支援航母作战编队、情报收集与监视、对陆攻击等。1991年,美海军开始新型攻击型核潜艇(SSN774)潜艇的论证和设计工作,1996年与通用动力公司签订研制合同。首艇“弗吉尼亚”号于1998年开工建造,2004年5月完工,7月30日在公海成功完成首次海上处女航行,返回康涅狄格州格鲁顿市的通用动力公司…  相似文献   
38.
以分子印迹(MIP)电聚合的成膜方法,在声表面波(SAW)双通道延迟线上制备了对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有选择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薄膜(纳米级),证实了分子印迹与非印迹之间的明显效果,并对SAW-MIP传感器相关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9.
不久前,在圣彼得堡“北方”造船厂举行了为中国海军建造的第四艘“现代”级驱逐舰下水仪式.正在建造中的这两艘“现代”级驱逐舰是最新型的9563M型,预计2006年年中交付中国海军使用。  相似文献   
40.
针对目标回波小尺度幅度起伏特性模型进行了介绍。对雷达线性接收机和对数接收机的特性和模型进行了对比。对雷达信号级仿真中,由于雷达采用非线性对数接收机造成的目标回波小尺度幅度起伏特性模型与接收机模型相互耦合的原因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这样的模型耦合问题必须解决,以保证仿真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