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志成 《国防》2012,(2):55-56
当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编组质量不高、武器装备不配套,"编、训、管、用"脱节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其"两个能力"的提升。着眼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民兵预备役部队必须从基础抓起,强化"编组出战斗力"的思想,研究探索"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的新路子,不断夯实组织基础,巩固提高"两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rkov模型对航天测控通信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过程中,若系统中测控通信设备数量较多,模型中的状态空间随设备数量呈指数增长,将会导致数值计算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Krylov子空间技术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将大规模问题投影至小规模子空间中,求得问题的近似解.实验结果证明,Krylov子空间方法的计算速度及精度优于Ross方法和前向Euler法(forward Euler method,FEM).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战国时卫国经常受到周围大国侵扰。有一天,子思对卫侯说:“苟便是一个能攻善战的人才,他可以统帅大军五百乘。”古时一乘战车有驷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五百乘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了。卫侯说:“我早就知道苟便有统帅军队的才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军。可是你不知道,他曾经在为官时,在老百姓那里搜刮了两个鸡蛋吃了,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觉得好笑,但仍委婉地对卫侯说:“依我看,古往今来的贤明君主,他们用人好像木匠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几抱粗的木材,是相当好的木料吧,中间可能有几尺已经腐坏,但是高明的木匠不是把整个木材扔掉,而是选用其中好料部分。选用人也是这样,现在多国纷争,诸侯征战,非常需要有才干的人才。各国都在招贤纳士,卫侯您却因两个鸡蛋的问题而把一个能率领千军万马、能攻善守的将军弃而不用,这样的事最好不要让邻国知道啊!”  相似文献   
14.
政策对了头,群众有劲头。制定一个好的、切合实际的政策,是一个单位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北泉镇党委以“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为己任。  相似文献   
15.
8月18日,戈壁新城石河子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正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这里,进团场,看棉田,访职工,问民生,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带给兵团的干部职工群众。  相似文献   
16.
17.
厉共公至出子时期,秦国的军事战略安排以春秋时期形成的疆域结构为基础。在东部边域上,面对魏国的西侵,秦国依托黄河、洛水及东部纵深区筑城置塞以作应对;在西部边域上,对绵诸的征伐进一步稳固了陇西与关中的统治;在政治中心的位置选择上,表现出都城东移倾向,推动着此后的都城东徙;在北部边域上,因北疆军事防御不足而频受威胁;在南部边域上,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这一时期的军事战略对后来秦国的强盛仍具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兵团建设》2004,(9):75-79
《天山战歌》报告文学集。兵团政治部编辑,1959年农垦出版社出版,196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精选本。该书歌颂了兵团创业初期各条战线涌现的英雄人物,当时曾轰动全国,是兵团成立后最早出版的一部报告文学集。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在固定时刻具有脉冲效应的三维捕食系统,利用常微分方程比较原理、含脉冲的比较原理及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该系统的持续生存性、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和全局吸引性,并给出了保持这些性质时脉冲项应满足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筷箸     
筷子,古称箸。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筷箸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明。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便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箸变成为今日的筷,有个说法是可能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之意,故反其意称箸为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