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而短波接收技术作为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接收机射频前端作为接收机重要组成部分,是接收机动态性能的关键部件,它工作于射频前置滤波器的后面。以接收机射频前端作为研究重点,采用超外差变频体系结构,结合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完成了GMSK接收机射频模拟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2.
射频 /红外双模复合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了对射频 /红外双模复合制导仿真工具的迫切需求。国外从 20世纪 80年代末就开始了射频 /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究。分析了美国海军空战中心等 4个单位的射频 /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及其发展过程、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通信中线性调制方式的出现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常采用预失真线性化技术来提高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减小带外发射。用复频谱卷积方法对移动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化的自适应预失真器进行了研究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可用一种不需要任何附加本机振荡器或相位参考的复卷积方法测量带外功率并利用该量对预失真器系数进行最佳调整 ,从而使带外功率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文献中几种主要的预失真结构,发现这些预失真结构均不适用于多通道宽频带短波通信中高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射频预失真方案,该方案能够完全适应短波宽频通信的高精度、多通道、宽频带的要求,而且不需要使用射频非线性有源器件.仿真结果表明,在短波通信系统采用这种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设计了一个工作在C波段的功率放大器,并针对此放大器设计了模拟预失真电路。选用Agilent公司的ATF-21170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作为模拟预失真器的非线性器件,所设计的预失真器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插入损耗小、三阶互调失真补偿性能较好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出功率为1dB压缩点时,三阶互调比改善了13dB。  相似文献   
16.
无线射频干扰注入可对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进行干扰,甚至实现非授权接入实施网电攻击。若捕获敌方的通信协议,掌握其采用的通信模式,如何进行干扰甚至将虚假的信息注入无线网络,是实施网电攻击的技术难点。针对指挥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开放环节,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分析了战场通信目标信号系统的技术指标,对编码方式、信号带宽、载波频率、调制方式和调制滚降系数等主要参数进行分析,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QPSK数字频带传输系统和射频干扰注入系统模型,并且对关键节点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扰方式下,通信系统会受到较明显的干扰,或者解调出与注入一致的干扰信息,达到了验证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战机射频隐身性能很难评估的现实问题,提出一种射频隐身反隐身实验与验证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不仅能对战机的射频隐身性能进行验证,同时还可以对飞机的隐身波形、辐射策略等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在分析辐射信号模型以及截获模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各功能组成和结构框图。该系统可以开展对于射频隐身的作战需求、管控模型、使用准则等方面的定量研究,对于提高战机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感器协同射频隐身是未来战机取得空战优势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它不仅与我方传感器的探测能力有关,还与敌方被动传感器的探测能力有关,同时受到具体对抗过程的影响,故对它的科学评估非常有难度。在详细分析了无源传感器截获有源传感器辐射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感器级、传感器协同级以及全过程系统级隐身对抗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并搭建了相应的射频隐身仿真评估系统,详细阐明了其工作原理和评估流程,为射频隐身系统的论证与研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射频前端强电磁脉冲前门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强电磁脉冲能量经天线进入射频前端的威胁,给出强电磁脉冲环境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天线-射频前端工作原理,提出全频带脉冲耦合能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以中馈天线-短波电台为例,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实现了天线仿真与前端电路仿真的有机连接,得出前门耦合数据及其影响因素,此仿真方案也为更深入分析耦合效应、验证防护技术提供了良好平台.最后根据仿真为前门防护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20.
射频/红外双模复合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了对射频/红外双模复合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的需求,而波束组合器是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关键部件。讨论了波束组合器技术以及波束组合器对单脉冲雷达测角精度影响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