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提出一种新的小波收缩统一阈值函数,并证明了新阈值函数具有收敛性,通过调节可变参数的取值可以改变新阈值函数的趋向,为图像阈值去噪的自适应处理提供了可能.此外,给出了新阈值函数的期望、方差与风险的关系式.仿真结果表明新阈值函数不仅能有效去除噪声,而且比两种经典的阈值函数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42.
杂波在雷达环境模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ZMNL(无记忆非线性变换法)的Weibull分布雷达杂波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海杂波.但这种模型,因其非线性变换前后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公式复杂,很难用直观的方法求解.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用迭代算法来求解该非线性公式的过程,并给出了应用该方法进行杂波仿真的具体步骤及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可行性.  相似文献   
4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数字信号处理部分所包含的关键技术,然后对各关键技术如宽带A/D变换技术、数字中频处理技术,等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并设计了实现方案和技术指标,为软件无线电的最终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4.
企业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在工作现场,是对把蓝图变成产品的设备和员工的工作。近年来,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推行“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逐步深化现场管理,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员工素质,确保了安全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5.
四旋翼无人机具有欠驱动、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中跟踪精度低,抗外界干扰能力弱的特点,通过对四旋翼无人机进行四元数建模,使用误差四元数作为控制器输入,消除了无人机在机动角度过大时的奇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数阶S面的控制方法,即将分数阶PID控制与S面控制融合,作为一个新的控制器。轨迹跟踪试验表明,分数阶S面控制器在四旋翼无人机控制模型中的累计误差明显小于分数阶PID,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抗风扰能力强、跟踪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传统的基于NSCT的图像融合算法,通常是对原始图像进行NSCT变换,然后进行不同尺度系数的融合,没有对原始图像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的图像融合算法.利用K-means聚类对图像中具有不同特征的目标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NSCT分解得到低频和高频子带系数.根据分类图像的特点,采用自...  相似文献   
47.
电子对抗指挥控制系统(EWC2S)的军事需求分析是制约电子对抗指挥控制系统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提出了对象等级化方法的基本概念后,探讨了如何利用此方法进行电子对抗指挥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并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8.
基于小波变换和进化网络提出一种有效的常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即首先利用 Mallat算法对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压缩 ,然后在进化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进化算法来优化设计由多层前向网络构成的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 ,整个目标识别系统的结构简单 ,同时具有较好的推广能力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构建园区教学网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资源及技术特点,同时对实现功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主要介绍了系统开发的设计思路、总体结构以及几个基本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0.
讨论了二端口的几种变换作用 ,介绍了二端口变换作用在现代电路分析与综合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