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基于多分辨分析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宽带高距离分辨率雷达的工作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分析和信息综合的目标识别算法。目标特征由小波变换在相邻分辨率上的能量之比的对数构成。利用多分辨分析,将目标特征分解为反映目标结构概貌的低通特征和刻画目标结构细节的高通特征。利用辐射基函数神经网络分别对目标的低通特征和高通特征进行识别判决,然后将基于目标的低通特征和高通特征的判决信息进行综合,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42.
关于(S)_+型映射的一个区域不变定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拓扑度方法,获得一个关于(S)_+型映射的区域不变定理。作为它的应用,本文得到了扩张映射的满值性,从而部分地回答了著名数学家L.Nirenberg提出的一个关于扩张映射满值性的公开问题。  相似文献   
143.
提出了零均值平稳序列的加权Fourier变换,讨论了其统计性质,给出了其数学期望与方差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44.
奇异积分方程在裂纹板条动态断裂分析中的应用(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积分变换方法,将含Grifith裂纹的无限长板条问题转化为Laplace变换域中一Cauchy型奇异积分方程。通过求解奇异积分方程和对裂纹尖端场的渐近分析,获得了Laplace变换域中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145.
综述了小波变换的原理和性质以及它在直升机声目标识别当中的应用。主要论述了利用小波变换进行信号分解与滤波、目标特征提取等方面的应用,最后给出了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利用信噪分离方法和目标特征提取方法可以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准确识别目标。  相似文献   
146.
基于傅立叶变换和Tikhonov的正则化方法,讨论了解二维卷积型积分方程的正则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7.
本文建立了运算量级为O(nlog_2m) 的多项式快速除法(其中,m,n分别为除式与被除式的多项式次数),把点数n+1为2的幂次的多项式快速插值推广到n+1为任意数情形,提出了运算量级为O (n log_2~2n) 的快速插值算法。  相似文献   
148.
随着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对非平稳信号分析和处理的小波分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雷达目标特性分析领域,大功率单脉冲雷达作为我国航天测控网当中的主干设备,具有一定的目标特性识别能力。主要针对目前靶场的现有装备,讨论了基于小波理论的单脉冲雷达空间目标RCS特性测量,并对窄带低分辨率雷达在未来空间目标识别中发挥其作用谈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9.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灰色预测和小波变换与标准粒子滤波相结合的灰色粒子滤波算法(GPF),并将其应用于机动AUV的航深内测。GPF针对机动AUV航深内测过程中由于AUV运动状态未知和测量噪声不断变化而导致的滤波失效问题,在粒子采样过程中结合了标准采样和灰色预测采样,保证了采样得到充分多的有效粒子。在计算粒子权重时,利用小波变换跟踪测量噪声统计特性的变化,提高了各粒子似然概率计算和权重分配的正确性。最后以外测法测得的高精度的机动AUV航深作为真实航深,对该GPF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并与EKF和MMPF算法的结果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0.
The U.S. Congress, charged with overseeing U.S. nuclear weapons policy and programs, usually addresses such policies and programs through the annual authorization and appropriations process, focusing mostly on questions of how many and what types of weapons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deploy, with little attention paid to questions about nuclear weapons strategy, doctrine, and policy. The oversight process has brought about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lans for U.S. nuclear weapons, including the elimination of funding for the Robust Nuclear Earth Penetrator study and the shift of that funding into a study of the Reliable Replacement Warhead. But with the focus on authorizations and appropriations, along with the divided jurisdiction over nuclear weapons policy and programs in congressional committees, Congress has not, either recently or during the Cold War and post–Cold War eras, conducted a mor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U.S. nuclear weapons strategy, policy, or force structure. Changes in committee jurisdictions could affect the oversight process, but as long as nuclear weapons policy and programs remain a relatively low priority for most members of Congress, and the country at large, it is unlikely that Congress will pursue such a comprehensive deb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