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1,4-二氯甲基-2,5-二甲基苯和1,4-二氯甲基-2-甲氧基-5-辛氧基苯共聚合成了一种可溶的聚对苯乙炔的衍生物,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相似文献   
132.
在对多类传感器收集空中目标状态信息描述的基础上,用Fuzzy目标函数聚类算法建立了对空情数据融合的数学模型。对数据融合过程,参数的初始化问题进行了实际应用的讨论;并对其应用效果和优势作了实际的分析。该方法是C3I系统数据融合技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3.
决策是C~3I 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用Petri 网理论研究C~3I 系统的决策问题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根据决策过程各阶段之所需时间具有随机性及不独立性的特点,以变迁发射时间不独立的随机Petri 网作为决策时延的建模与分析工具,并给出了这种随机Petri 网模型的一般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4.
张哲  刘力  李勇 《国防科技》2017,38(4):023-028
网络空间攻防技术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地位日趋上升,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超前布局、优先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文章系统梳理了主要国家在态势感知技术、攻击技术、防御技术、控制技术、支援保障技术等领域所取得重要进展和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和前瞻了网络空间攻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5.
C3I系统仿真评价环境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3I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如何有效地分析、研究和评价C3I系统的效能一直是C3I系统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难点.仿真技术的出现为分析和评价C3I系统效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该文在分析基于仿真的C3I系统效能评价过程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的"C3I系统仿真评价环境",对仿真评价环境的体系结构、仿真技术体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利用该环境可以对C3I系统作仿真分析、性能指标对比分析以及作战效能分析.由于仿真试验只是获取评价系统所需数据的一种手段,文章最后对几种常用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6.
介绍了四阶累积量对角切片的一种定义,分析了其傅里叶变换(212谱)在提取三次相位耦合特征方面的良好性能及其估计方法;将其应用于具有三次相位耦合的直升机声信号特征提取。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分析信号的三次相位耦合信息,且具有计算方法简单、运算速度快及良好的抑制高斯噪声的优点。实际的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7.
针对年初特大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两次灾害的情况,结合消防指挥系统建设,对建设可视化高清消防网络指挥系统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8.
在合成中间体二(4-叔丁基苯基)羟乙酮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双(1,2-二(4-叔丁基苯基)-1,2-二硫代双烯)镍络合物(DYE-0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中间体及DYE-0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DYE-02自身的光稳定性能及其对菁染料(Cy7)的光稳定作用.结果表明,与双(1,2-二苯基-1,2-二硫代双烯)镍络合物(DYE-01)相比,苯环上引入叔丁基后,DYE-02的最大近红外吸收波长在885nm,发生明显的红移,具备更好的自身光稳定性,并且能明显提高菁染料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9.
采用热重-差热(TG-DTA)、红外(IR)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聚碳硅烷(PCS)的裂解及化学转化过程,从理论上验证了先驱体聚碳硅烷(PCS)600℃裂解产物的准陶瓷特性.先驱体聚碳硅烷在600℃呈现一种半有机、半无机状态,其产物具有准陶瓷的特征,在大约750℃出现无机化转变高峰,固称其为准陶瓷.以碳布、准三维编织体、三维编织体为增强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在600℃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f/SiC)准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以三维编织体增强的准陶瓷Cf/SiC复合材料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构、性能,所制备3D-Cf/SiC复合材料密度仅有1.27g/cm3,弯曲强度达到193.69MPa,室温拉伸强度为197.69MPa,600℃拉伸强度为167.33MPa.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分析表明,在低温600℃制备的准陶瓷Cf/SiC复合材料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40.
建模仿真是对C4ISR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的重要手段。针对C4ISR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层次化建模的方法,对系统的多层抽象、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和模型组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