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机群对地攻击分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兰彻斯特作战动态方程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机群对地攻击效果的分析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讨论了影响对地攻击效果的可能因素,如:目标分配形式,目标发现概率,攻击结果侦察概率以及假目标等.  相似文献   
32.
降雨与水位涨落会使渗流场产生剧烈变化,而渗流场计算是边坡稳定分析的重要依据。在分析比较各种渗流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计算降雨与水位涨落作用下的边坡渗流场,分析了渗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渗透系数k、水位变动速度t,对边坡渗流场的影响,得出了浸润线在水位下降过程中各时刻的具体位置,以及水力梯度的分布情况,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3.
根据查询谓词的相似性来实现计算共享是数据流查询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主要针对时空数据流中基于滑动窗口的范围聚集问题进行查询优化,采用时间片段和空间片段分别描述滑动窗口之间和空间范围谓词之间的重叠。提出基于时空分片技术将时空数据流元组分成互不重叠的时空片段。范围聚集查询首先基于时空片段生成中间结果,然后根据查询条件与时空片段的映射关系生成查询结果。实验表明,提出的时空分片策略能大大提高时空数据流中范围聚集查询的性能。  相似文献   
34.
大型警务活动是对警察心理应激能力水平的考验。警察在大型警务活动中常表现为:认知能力降低、情绪稳定性差、行为举止失措。通过对大型警务活动中警察心理应激源的分析,提出六种心理应激干预策略:心理拓展干预训练;时心理应激适度表露和宣泄;模拟训练法;角色扮演训练法;抗干扰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  相似文献   
35.
TC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主要协议之一,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协议。正确理解TCP协议的特点和基本原理,对全面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基本概念,进而全面掌握因特网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TCP协议的面向字节流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谢希仁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中对该问题的论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36.
在流编程模型下建立了一个新的存储一致性模型--流一致性模型,它比传统的释放一致性模型更加松弛.讨论了流一致性模型对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的要求,给出了一个正确的系统实现,并且指出流一致性模型的编程和实现并不比现有的一致性模型复杂.  相似文献   
37.
流媒体的RTP传输与QoS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协议进行传输和实现QoS管理是当前数据传输方面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RTP协议的结构和原理,提出了一种RTP的传输模型,实现了数据流的RTP传输,同时就RTCP协议(RTP协议的传输控制部分)对QoS的管理策略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8.
探讨化生恐怖活动中可能使用的化学和生物制品的种类、化生恐怖活动特点及可能使用的手段,研究提出了几点防范构想,希望能有助于在反恐斗争中防化兵作用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39.
为识别链路层加密比特流,以未加密与加密数据在随机统计特性上的差异为依据,对4种典型的随机性检测方法在比特流长度不同时的识别率进行了比较研究.针对块内最长游程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比特流尾部比特位不能构成完整子块的问题,提出了2种可行的处理方案.通过对块内最长游程检测门限值函数的研究,基于参数优化的方法改进了块内最长游程的检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别率.最后,以某无线网络链路层加密比特流为识别对象,对提出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0.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e model to characterize explicitly the role that an intervening third party plays in raising the cost of rebellion in an intrastate conflict. Extending the Gershenson‐Grossman (2000 Gershenson, D. and Grossman, H.I. 2000. Civil conflict: ended or never ending?.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44(6): 807821.  [Google Scholar]) framework of conflict in a two‐stage game to the case involving outside intervention in a three‐stage game as in Chang et al. (2007b Chang, Y.‐M., Potter, J. and Sanders, S. 2007b. War and peace: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in conflic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3(4): 954974.  [Google Scholar]), we examin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n outside party optimally intervenes such that (i) the strength of the rebel group is diminished or (ii) the rebellion is deterred altogether. We also find conditions in which a third party optimally intervenes but at a level insufficient to deter rebellion. Such behavior, which improves the incumbent government’s potential to succeed in conflict, is overlooked in some conflict studies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 One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e model is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strength of inter‐governmental trade partnerships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deters rebell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