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高动态环境下的伪码快捕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部分伪码快捕方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其中一种方法:基于FFT的伪码快速捕获。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原理:以频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来等价完成时域的循环卷积,实现在一个伪码周期内同时搜索所有的码相位单元。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很大程度地缩短捕获时间,满足系统实时性和高精度的要求,可以用于导弹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22.
PN码的快速捕获是设计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无限长的输入序列,采用了基于分段相关的快速捕获算法。分段相关采用重叠保留法,用FFT实现每块的相关运算。在Matlab环境下验证了本算法可以在低信噪比及高动态环境下实现PN码的快速捕获。  相似文献   
123.
针对校验矩阵形如准循环双对角阵的结构化LDPC码,对比研究了两类高效的编码算法:矩阵分解编码算法和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指出了两种算法从实现角度是等效的,但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推导更为直观,且便于硬件并行实现。基于分项累加编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准循环双对角LDPC码的部分并行编码结构,设计实现了IEEE 802.11n标准中的LDPC码编码器。FPGA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DPC编码器硬件开销较少,信息比特吞吐率最高能达到13Gbps。  相似文献   
124.
GPS系统中P码主要用于提供精密定位服务。为保证扩频信号具有更高的扩频增益、更强的抗模仿和抗欺骗能力,必须实现P码的直接捕获。同时,对P码这种超长伪码捕获技术研究对于扩频系统信息安全保密传输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的P码直捕方法消耗资源大捕获时间长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XFAST短相关并行捕获的方法,并在Matlab平...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提升广播系统的吞吐量,提高广播系统的能量效率,简化传输协议,文章研究了基于喷泉码的广播通信协议,提出一种基于喷泉码的广播协同通信协议,令最先成功译码的目的节点作为协同节点进行编码转发,协助其他目的节点接收。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与直传广播协议相比,采用协同广播通信协议使系统的吞吐量大幅提升,中断概率显著降低,能量效率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6.
分段相关累加算法提取直扩信号伪码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信噪比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伪码周期难以检测的问题,特别是加信码的直扩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段相关模值累加检测方法和相应的快速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在信号带宽内信噪比为-12 dB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直扩信号的伪码周期。  相似文献   
127.
窄带干扰下GPS接收机捕获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GPS接收机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分析了窄带干扰对接收机的捕获性能的影响.在扩频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GPS C/A码接收机信号捕获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平均捕获时间与捕获时间方差,给出窄带干扰下的接收机信号捕获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当窄带干扰功率超过一定的值时,会导致GPS接收机捕获性能的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28.
本原BCH码的维数与周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求分圆陪集首集中元素个数新的计算公式,确定了长度为k的分圆陪集的个数。给出了q元域上狭义本原BCH码的维数的计算公式,确定了狭义本原BCH码的周期分布。  相似文献   
129.
在跳频多址通信中,为了减少用户之间的互相干扰,保证良好的同步以及其它工作性能,要求跳频码序列具有较好的互相关特性和自相关特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具有较好互相关特性和自相关特性的码序列的理论上受到的限制,然后着重分析了它们的构造和产生。  相似文献   
130.
本文论述了研制跳频码发生器通用模块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