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从"2·15"吉林大火所存在的消防安全管理原因入手,着重分析了<消防法>第51条立法之不足,通过法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有关<消防法>第51条的完善建议,以期为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2.
本文给出猜年龄问题的算法与程序,有助于认识并熟悉二进制数的基本问题及递推算法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93.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氧化铝(Al2O3)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力学性能,研究了两种主要起始物Al(NO3)3、AlCl3配制的氧化铝溶胶对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以Al(NO3)3和AlCl3为起始物,制备得到Ⅰ#、I#复合材料。研究表明,以Al(NO3)3为起始物配制的溶胶粘度较小,利于材料的致密化。经过溶胶浸渍、凝胶、裂解13个周期后,Ⅰ#材料的密度和室温三点弯曲强度分别为1.86g/cm3和145.2MPa,而II#材料的密度和室温三点弯曲强度分别为1.63g/cm3和104.1MPa,材料均呈典型的韧性断裂模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样的断口形貌,发现断口表面有大量的纤维拔出,纤维表现了较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94.
机动车辆自动识别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视觉的机动车辆自动识别方法工程量小、检测范围大、系统安装相对灵活,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目前已开发的商业系统大都用在日间辅助交通管理上。为改善视觉交通检测系统的实用性和增强系统的功能,本文作者对模型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了2.5维图像的新思路,提取车辆外形的综和特征更为准确,自适应识别方案使车型识别准确灵活,车头颜色特征的利用使识别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实验证明,系统对光线的适应能力也明显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改善,有望扩大系统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95.
用1,4-二氯甲基-2,5-二甲基苯和1,4-二氯甲基-2-甲氧基-5-辛氧基苯共聚合成了一种可溶的聚对苯乙炔的衍生物,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相似文献   
96.
97.
组织设计方法研究:组织协作与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A2C2系列实验,并通过对A2C2实验1到实验5所采用组织结构、结构设计算法以及实验所获取的数据分析,重点研究了组织协作与组织效能的关系,在其实验结论(组织协作与效能关系的不确定性结论)的基础上对组织结构设计优化算法提出了改进思想。  相似文献   
98.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气凝胶薄膜溶胶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低介电常数介质薄膜代替传统的SiO2薄膜是减小ULSI中互连延迟、串扰和能耗的有效方法.SiO2气凝胶薄膜因具有低介电常数、低密度、高热稳定性等性能而成为ULSI中金属间介质的理想材料.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结合匀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成功制备了SiO2气凝胶薄膜.研究了不同配比的SiO2溶胶粘度随时间的变化;确定了适于匀胶的溶胶的粘度范围为9~15mPa*s;发现溶胶粘度在9~15mPa*s的时间随溶剂异丙醇(IPA)用量的增加和NH4OH的减少而延长.  相似文献   
99.
历代战争中,指挥控制(C2)都是重要的赋能手段。信息化战争时代,未来战场对C2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信息时代网络赋能指挥控制的特点,对C2功能和方式空间进行了研究,定义了信息时代5种C2方式原型,并对各方式原型目标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辨析,分析了其成熟度水平和成熟度迁移模型,最后讨论了未来战场对C2的挑战。对于帮助作战人员分析当前C2领域存在的问题,明确当前和未来需要的指挥控制能力,提升各级指挥员指挥控制、近实时管理复杂动态不确定作战使命的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牛强 《国防科技》2001,(4):38-41
美军的M1A2坦克,以其极为优越的性能,被奉为第三代坦克的杰出代表,一直位列于“世界十佳主战坦克”前三的位置,而且是唯一在实战中得到证实的“陆战之王”。可这样的武器装备,竟然即将被美国人自己抛弃!去年刚上任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