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3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4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航天器无拖曳控制是实现引力波空间探测科学平台超静超稳运行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对航天器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探测频段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探测任务.根据探测任务进行了航天器编队设计与控制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对涉及的无拖曳与姿态控制、高精度惯性传感器与执行机构等原理和理论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针对现已开展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无拖曳航天器在轨飞行的演示验证整体情况进行详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未来无拖曳航天器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72.
波速测量层合复合材料冲击损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层合复合材料横向冲击试验中,用应变片记录层合板表层在冲击过程中的应变响应,根据波的传播理论和连续损伤力学,从波速变化间接测得冲击下材料的损伤及损伤率。通过实验测得玻璃纤维/环氧(GE)正交层合板的动态损伤阈值,并证实了GE复合材料在拉伸阶段比在压缩阶段有更快的损伤扩展速率 相似文献
273.
为分析不同发射出口速度、不同发射负载质量对导轨积累热量的影响,建立了导轨温度场模型,计算了导轨各点温度变化过程,并和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及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进行了三种类型实验,分析了在不同发射速度、不同发射负载质量以及相同发射能级不同发射速度下的导轨热量积累差异。该结论为确定连发间隔、导轨冷却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74.
275.
276.
元胞法 (MethodofCell)是在有效刚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 ,可以用来构造具有周期性结构单元的材料的本构 ,也可以用来模拟应力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问题 ,尤其是具有分层结构的材料。本文中给出两种常见的初值条件 ,并利用该方法模拟了非线性弹性材料的动态响应 ,研究了波在该层合材料中的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277.
本文利用Gordon-Kim 模型给出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势,计算了KCl 和KBr 晶体在室温下的热膨胀系数。所得的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278.
将无机陶瓷纤维与SiO2溶胶混合,经超临界干燥制备了SiO2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SiO2气凝胶纤细的骨架颗粒减少了固态热传导,纳米级孔减少了气体热传导和对流传热,同时无机陶瓷纤维减少了辐射传热。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其200℃和800℃的热导率分别为0.017W/m.K和0.042W/m.K。纤维的加入提供了力学支撑,高温处理增强了气凝胶骨架强度,材料在常温和高温下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常温的拉伸、弯曲和抗压强度分别为1.44MPa、1.31MPa和0.98MPa(10%应变),800℃的拉伸、弯曲和抗压强度分别为1.95MPa、1.80MPa和1.42MPa(10%应变)。 相似文献
279.
本文通过引进主流贴体坐标 ,将粘性激波层概念推广到三维流场 ,得到了三维粘性激波层方程 ;应用空间推进与总体迭代相结合的求解方法 ,对三维化学非平衡粘性激波层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80.
王中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30(3):32-36
为进行锥形液膜雾化过程分析,研究锥形液膜的Kelvin-Helmholtz稳定性问题,应用小扰动假设,建立了锥形液膜数学模型、轴对称扰动运动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线性偏微分扰动方程组,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锥形液膜内外表面扰动波增长速率特征方程.当液膜锥角为零时,与环形液膜扰动波特征方程一致;当液膜锥角和液膜内径为零时,与圆射流扰动波特征方程一致,表明导出的锥形液膜扰波动方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