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分析了烟在建筑物内部的蔓延规律,讨论了烟气的蔓延规律、气流速度、障碍物及房间高度对火灾探测系统的影响,得出研究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对火灾探测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2.
针对部队实兵对抗实验数据生成和采集的投入高、难度大的实际,提出基于小样本数据生成作战计划的方法:首先,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建立作战因素与作战结果间的多元非线性模型;其次,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在MATLAB平台编程实现了对模型的整数规划求解,并通过实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作战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分析作战计划的调整流程。  相似文献   
23.
学校工作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切实做好每一个细节,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多年来,小白杨中学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细”字上下功夫,优化过程,彰显内涵。“精品工程”的建设,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短短几年间,学校迅速从上百所学校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4.
为识别链路层比特流是否加密,以未加密与加密数据在随机统计特性上的差异为依据,利用随机性检测的方法对加密比特流进行识别.在不同比特流长度条件下对3种典型随机性检测方法的识别率进行了比较研究.针对3种检测方法均对长度较短的未加密比特流识别率较低的问题,在块内频数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块内码元频数抽样的比特流预处理方案,以及块内频数检测最优分块长度选择方案,并对预处理方案对识别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块内频数检测对未加密比特流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5.
平面 NURBS 曲线的椭圆弧自适应逼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用椭圆弧及双椭圆弧自适应逼近平面NURBS曲线的算法。算法所得到的椭圆样条能够G1连续 ,双椭圆样条还能够保形。与现行的圆弧逼近算法相比 ,本算法不需要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而是由给定的插补误差自动计算参数增量 ,得到椭圆曲线的特征点 ,还可以将误差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 ;与现行的直线插补方法相比 ,不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空间 ,也适用于CNC环境。本算法在腔体加工、二维轮廓加工等方面有特别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控制温度梯度和降温速率等烧结工艺制备了熔融织构的YBa_2Cu_3O_(7-8)块材,经结构分析和交流磁化率测量,发现样品晶粒择优取向,样品开始出现抗磁信号的温度为92K,交流磁化率虚部只存在一个反映晶粒内部损耗的小尖峰。施加直流场0-600高斯,小尖峰向低温移动,峰的半宽度略有展宽,峰的高度增强。用磁滞损耗解释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27.
当前我国抢险救援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抢险救援的专业队伍,消防部队只有具备包括现场医疗急救在内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类灾害事故、意外伤害的抢险救援任务。针对消防部队的特点,提出了抢险救援现场医疗急救的原则和对各类伤害现场进行医疗急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介绍一种表面裂纹高温断裂韧性K1e的测试方法,该技术对试样自动加温控温,自动绘制力p与裂纹咀张开位移V(p—V)曲线。测试精度高。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结合两个具体电路讨论如何用信流图建立系统标准状态方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末端反导组网作战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是末端反导防空导弹组网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末端反导防空导弹组网作战各系统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关键.首先分析了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的概念、内涵、系统的功能以及与一般通信系统的不同,其次依据末端反导防空导弹组网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构建了末端反导组网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逻辑结构、逻辑流程以及物理组成,最后对该系统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