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针对战时装备维修保障任务重、修理时间有限以及维修保障力量类型与待修装备损伤需求不匹配,难以实现战场精确保障的问题,进行了战时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多目标行动控制研究。考虑修理时间窗、装备损伤状态、维修保障力量类型与维修保障能力变化以及非遍历性等复杂约束,构建了以装备重要度总和、修竣装备总和以及超出修理时间窗时间总和为目标的维修保障力量多目标抢修行动控制模型。对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改进,结合变邻域搜索算法加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设计了改进变邻域搜索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实现模型求解,并通过示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2.
为了解决跟踪系统中目标机动所引起的参数变化,提出了一种多模式自适应滤波器,用5个基本滤波器来描述5种典型的目标机动,然后用贝叶斯条件概率对它们分别进行加权。最后,给出了15个滤波器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43.
针对直流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MC-PI控制方法。引入作用函数,并将其与IMC-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型PI控制器,其中IMC-PI控制器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进行设计,作用函数为系统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次的选择应保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严格正则。改进IMC-PI控制可使系统的调节过程分为作用函数趋近零和保持为零的两个阶段,从而保证系统偏差按照作用函数等于零确定的轨迹趋近于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另外,利用Qstudio RP实验平台跟随跟随1+sin(10t)rad正弦信号时,IAE为0.14 rad·s,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改善伺服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4.
针对目前军事仿真系统开发中存在的军事仿真规则提取不完备的问题,在充分发挥ECA规则提取方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实体的军事仿真规则提取方法。该方法以实体状态变迁为中心,运用系统论方法,重点分析实体的环境、功能、行为、组元和结构状态,并将分析结果引入ECA规则。通过将该方法应用于装备抢修组实施抢修的规则提取中,验证了其对于提高规则的完备性与可信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5.
教师职业良心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因素之一。教师职业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中有着特殊意义 ,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 ,因此必须重视和培养教师的职业良心  相似文献   
146.
潜艇对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作战条件下,潜艇所要跟踪和攻击的目标多数情况下应认为是机动目标。限于潜艇所载目标探测传感器和武器特点,以及潜艇自身隐蔽性、机动性方面的约束,潜艇跟踪和攻击机动目标存在许多困难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并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目标机动的原因、机动目标可判断性问题、机动判断手段、机动判断后目标参数的处理、机动目标攻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还对潜艇指控系统强化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功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7.
针对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GMPHD)滤波算法中的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BFG-GMPHD算法,扩展了GMPHD滤波算法的适用范围。算法利用最佳拟合高斯(BFG)分布来近似目标动态模型中的状态转移矩阵和过程噪声的协方差矩阵,实现了滤波器与不同动态模型的匹配;在对BFG分布进行递推时,引入了模型概率更新过程,解决了BFG仅依赖于先验信息的问题;并利用UKF算法对GMPHD的高斯分量进行递推,使得算法能处理量测方程为非线性的情况。仿真实验表明,BFG-GMPHD算法能快速匹配目标模型的变化,实现对多机动目标的有效跟踪,准确估计出目标的数目和状态。  相似文献   
148.
针对地面机动目标跟踪过程中的多传感器管理问题展开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跟踪精度控制的多传感器多目标分配方法。首先,在考虑目标与目标之间、目标与传感器之间和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等的多种约束条件下运用基于协方差控制的思想建立了多传感器多目标分配问题的优化模型;接着将等价伪量测的异步融合算法与IMM算法结合,计算各目标在不同融合周期的跟踪精度估计值;最后,以目标的跟踪精度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蚁群算法的思想,设计了一种求解所建立的多传感器多目标分配问题的优化模型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管理方法能在确保跟踪精度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对各目标跟踪任务的重要程度,合理地调度传感器资源。  相似文献   
149.
《防务技术》2020,16(6):1167-1187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ies and failure pattern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nents can be significantly changed by membrane effects. However, limited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HFR-LWC) members accompanying membrane a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quantitatively depicting the membrane behavior and its contribution on the behavior of HFR-LWC beams under close-range blast loadings, and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validated by a series of field tests. An improved Single-Degree-of-Freedom (SDOF) model was employed to describe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beam-like members under blast loadings accompanying membrane action, where the mass-load coefficient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non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 induced by close-range explosion, and the membrane a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n in-plane (longitudinal) force and a resisting moment. The elasto-plastic and recovery responses of HFR-LWC beam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blast load and membrane force were analyzed by the promoted model. A specially built end-constrain clamp was developed to provide membrane action for the beam member when they are subjected to blast load simultaneousl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nalytical displacement-time histori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before peak deflections and that the improved SDOF model is an acceptable tool for predicting the behavior of HFR-LWC beams under blast loadings accompanying membrane action.  相似文献   
150.
本文针对水际岸滩沉船顽固障碍难以破除的现实课题,通过列举沉船顽固障碍的危害性,分析了其碍障作用机理,探索和总结了一套平战时敌沉船顽固障碍定位标识的数据库,并对几种常用的破除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增强对沉船顽固障碍碍航的直接认识,本文从实战角度分析近年来因碰触沉船而发生的现实事故,提出了优先回避原则,据此可避开沉船等障碍物规划编队航行路线。此外,紧急作战情况时若发现沉船顽固障碍,出于航道有限或战法需要,必须对沉船顽固障碍物进行破坏清除。目前沉船顽固障碍清除的方法主要有快速打捞或者移位法、水下爆破辅以水下切割的解体法、依托陆军现有爆破装备破除法以及联合引导空海火力清除法四种方法。 [关键词] 沉船顽固障碍;作用机理;探测定位;破坏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