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We consider a make‐to‐order production–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one supplier and one or more customers. A set of orders with due dates needs to be processed by the supplier and delivered to the customers upon completion. The supplier can process one order at a time without preemption. Each customer is at a distinct location and only orders from the same customer can be batched together for delivery. Each delivery shipment has a capacity limit and incurs a distribution cost. The problem is to find a joint schedule of order processing at the supplier and order delivery from the supplier to the customers that optimizes an objective function involving the maximum delivery tardiness and the total distribution cost. We first study the solvability of various cases of the problem by eithe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algorithm or proving the intractability of the problem. We then develop a fast heuristic for the general problem. We show that the heuristic is asymptotically optimal as the number of orders goes to infinity. We als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uristic computationally by using lower bounds obtained by a column generation approach.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euristic is capable of generating near optimal solutions quickly. Finally, we study the value of production–distribution integration by comparing our integrated approach with two sequential approaches where scheduling decisions for order processing are made first, followed by order delivery decisions, with no or only partial integration of the two decisions. We show that in many cases,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perform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sequential approaches.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72.
二值化联合变换相关器识别复杂背景目标时的阈值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利用二值化联合变换相关器对复杂背景目标进行相关识别的阈值选取问题。由于不同阈值对二值化联合变换相关器识别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阈值过高,会损失过多的联合变换功率谱中的有效成份,使相关峰减弱;阈值过低,会使联合功率谱中的噪声放大,相关峰可能被淹没在噪声之中。因而存在一个最佳阈值。实验表明,最佳阈值位于联合功率谱最大灰度值的40%~50%之间,在此阈值范围内,相关峰值较高,噪声也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73.
从现代条件下劳动领域的扩展和劳动形态的变化出发 ,说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内在联系 ,同时指出 ,价值分配又不完全取决于价值创造 ,还受产权制度等因素的约束 ,并联系我国目前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 ,为收入理论创新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74.
针对机载双基地雷达下视环境下非均匀地杂波的抑制问题,首先论述了抑制双基地机载雷达非均匀杂波的内插变换类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时二维内插变换方法(improved space time interpolation transfor-mation,ImSTINT)。该方法将训练样本的杂波子空间映射到单基地地基雷达的杂波子空间中,减少了变换后杂波子空间的自由度。仿真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内插变换类方法的杂波抑制性能好,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较少的样本量需求。  相似文献   
75.
天地因和谐而孕育万物,万物也因和谐而繁衍生息。人自身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和合生息的最高境界。就其内涵来讲,人自身和谐立于和谐的一般要件,并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社会条件而赋予其具体内涵。因此,人自身和谐在社会主义价值中除具有和谐的一般含义外,更有其特殊内涵。它是社会主义自由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圣的统一;其外延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协调性与平衡性,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6.
兵团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兵团的具体体现,是兵团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是指引兵团人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开展兵团精神教育是屯垦戍边和"教育戍边"事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教育价值论的视角下分析开展兵团精神教育所依托的优势资源,包括文化资源优势、特殊体制优势、理论指导优势及实践经验优势等,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本质属性、理论创新及学生发展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兵团精神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标价值评估是指挥员确定目标打击顺序与强度的前提和基础,是战场火力运用的基本依据.针对目标价值评估指标信息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采用基于可能度的决策方法评估战场目标价值,充分利用了全部指标信息,为指挥员合理选择打击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信息价值的战场网络战攻击威胁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信息价值综合评估模型,对C4ISR网络信息价值程度进行定量评估.然后对战场网络战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将其攻击威胁量化到信息价值评估模型,通过被攻击网络信息价值的变化来衡量网络战攻击的威胁程度,从而提供了一种网络战攻击威胁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9.
陈晓  徐家品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8(8):178-179,183
在无人机航拍图像的实时传输过程中,有可能会同时受到脉冲和高斯混合噪声的污染,为后续图像的识别造成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图像去噪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滤除脉冲和高斯的混合噪声,而且可以很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80.
为降低全数字发信机(All-Digital Transmitters, ADTx)的输出谐波要求,提高系统宽频带工作性能,提出并实现适用于全数字发信机的多电平射频脉宽调制(Radio Frequency Pulse Width Modulation, RF-PWM)策略。该方法通过控制各子脉冲的脉冲宽度,在基波分量加权之和正比于输入信号包络的前提下,实现对RF-PWM脉冲序列特定谐波分量的有效抑制。以3次谐波消除为例,对该5电平RF-PWM策略实现方案进行推导,同时分析验证了该方案下脉冲基波分量与信号幅度之间的最佳增益系数。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以及主动谐波抑制RF-PWM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