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9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31.
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与传热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边区液膜冷却型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引入VOF模型模拟冷却液膜,使用数值仿真手段计算了发动机推力室突扩构型对燃烧效率与传热特性的影响.对比可见计算结果是可靠的,计算表明无量纲台阶高度H*从0.111增加到0.222,燃烧效率增加0.35个百分点、燃烧效率随无量纲台阶长度L*增加变化较小、另外传热特性受H*与L*的影响都不大.这表明在扩张型推力室中,燃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壁面附近的气态MMH无法与氧化剂有效混合.  相似文献   
232.
针对无人机环境特点和MIMO天线系统,建立并分析了由直射、反射和散射分量组成的基于圆筒散射三维几何传播模型,根据方位角非全向散射和俯仰角非对称分布的特点,结合无人机实际飞行参数特点,推导出简洁的闭环空时频联合相关函数,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分析了空时频相关特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33.
分析了起步过程中影响离合器接合速度的主要因素,基于发动机恒转速控制方式和双离合器联合起步,设计了驾驶意图模糊推理系统、离合器接合速度推理系统、离合器分离条件推理系统3个智能控制系统,对起步的挡位、发动机转速、离合器接合速度进行控制,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模糊控制能很好地控制DCT车辆双离合器联合起步。  相似文献   
234.
论述了装甲车辆热管理的概念及构成,分析了新型坦克推进系统热管理的重要意义;基于热管理的思想对某型装甲车辆动力系统进行了冷却系统智能化改造,结果表明:相关部件的热状态得到精确控制,冷却系统功耗显著降低,柴油机经济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35.
着重分析了减损与延寿控制律的综合过程,提出其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的理论基础。在建立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动力学模型、关键部件之涡轮叶片的结构分析模型及其材料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应用非线性规划法求解减损与延寿控制律的过程。对发动机起动过程实施减损与延寿控制,结果表明在系统性能略微损失的情况下,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小涡轮叶片的损伤,从而达到延长发动机工作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6.
针对机抖激光陀螺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等影响静态捷联寻北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正交小波变换的前向线性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前向线性预测技术以及区间正交小波变换抑制边界效应的能力,有效地减小了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车载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7.
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近年来在不可逆热机理论、回热式燃气轮机循环分析、类热机装置分析和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研究中的一些进展 ,并简要阐述其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238.
对影响柴油机放热曲线精度计算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并对影响放热率计算的主要问题如动态上止点修正、示功图光顺处理两个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解决方法 .  相似文献   
239.
通过对某一个在脉冲负荷作用下配置了液压调速器的电站柴油机系统的动态仿真计算 ,确定了改善这类系统动态性能的方法 ,并通过调整使系统动态性能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240.
在冲床连杆瓦背部设置弹性元件,可以显著地降低作用于床身的动载荷,阻止振动向床身传递.为了解隔振对床身动态特性的影响,预测其隔振效果,现运用有限元方法,利用SAP91软件对隔振前后的床身一隔振器系统的模态及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比较,并对阻尼处理后的连杆瓦减振降噪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