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了轨道-线圈复合型电磁炮的驱动力、轨道-线圈交叉作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型的四轨复合炮.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表明:在普通的双轨复合炮中,交叉作用会使弹丸与炮管间存在较大的横向压力,导致弹丸运动不稳定及产生摩擦阻力,而四轨复合炮基本消除了交叉作用的不利影响,系统性能显著优于双轨复合炮.  相似文献   
62.
针对某型自行火炮柴油发动机系统,采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 工具,建立了整个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别对该模型进行正弦、白噪声信号扰动下的仿真,从系统输出转矩和转速的曲线结果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该模型的建立为今后深入开展发动机仿真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高炮火控系统模拟训练及综合评价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计算机及计算技术的高炮火控系统仿真模拟训练及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方案。这一方案不仅注重了系统实现仿真训练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利用计算机仿真优势,强调了对训练效果的评估及对训练模式的总结。提出了实时决策支持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64.
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分析,建立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得到基于"串/并联"模型框架的作战效能评估A.D.C扩展模型E=A.D.C.S.通过某型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65.
恐怖主义是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藏独”和“疆独”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恐怖势力。传统单一性的反恐处置模式在打击恐怖主义时很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困难境地。坚持立足全局和放宽视野,从系统化的角度提出一套反恐处置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反恐处置机制中,要充分发挥法律战的基础性作用、情报战的先导性作用、经济战的根源性作用、心理战的瓦解性作用、舆论战的宣传性作用以及协作战的堵截性作用。  相似文献   
66.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了影响坦克炮超越射击时友军至目标安全距离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针对平坦地形和起伏地形上坦克炮超越射击的不同情况,分别建立了确定友军至目标安全距离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运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定量计算,并结合定性分析,提出了某型坦克炮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进行超越射击时友军至目标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67.
针对电子战飞机远距支援干扰新体制雷达阵位配置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是对电子战飞机干扰效能量化分析,从俯仰和方位两个方面对干扰覆盖范围进行建模仿真。基于干扰统一方程,建立干扰阵位配置优化模型,包括阵位配置区域和阵位配置高度模型,并给出了干扰阵位配置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电子战飞机阵位配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针对未来空战中航空集群协同无源时差定位编队构型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三机协同无源时差定位最优编队构型的方法。分析了确定集群编队构型的基本原理;归纳了4个三机编队构型决定因素:主辅机相对位置、基线夹角、基线距离以及主辅机高度差;将定位区域范围和定位距离作为衡量集群无源定位编队构型优劣的指标,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火控引导阶段,当采用主机在后、辅机在前,基线夹角为150°,基线距离为60 km~80 km,主机与目标同高度且主辅机之间高度差为±(1-2)km的编队构型时,三机协同无源时差定位编队构型为最优。  相似文献   
69.
航空集群协同探测问题,是集群作战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对隐身目标在不同机动,不同极化方式下的集群动态RCS研究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双基地雷达建模和坐标转换的前提下,对隐身目标的两种典型机动——匀加速机动和匀速转弯机动进行建模,在HH、VV两种极化方式下,运用线性插值法对动态RCS进行时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机动模型下,随着时间变化,动态RCS起伏波动较大,在匀加速运动模型下,HH、VV极化所引起的RCS差异性较大,匀速转弯模型下,不同极化方式带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0.
为准确预测火炮身管寿命终止时火炮射弹数,根据射击过程中火炮身管磨损量与身管寿命特性,分析了身管膛线起始部磨损量与身管射弹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模型优化改进,得到火炮身管寿命预测最优模型。结合两种类型火炮的身管数据,利用该模型对身管寿命进行预测,并与原始支持向量回归机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可知改进的支持向量回归机预测效果好、精度高,为火炮在实际应用中身管的寿命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