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多导弹以期望角度协同攻击机动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领弹-从弹固定时间协同制导律.根据弹目相对运动关系建立了领弹-从弹协同制导模型;基于固定时间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视线法向上的制导律,实现了领弹和从弹以期望的攻击角度对机动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在从弹视线方向上,基于一致性误差函数和固定时间滑模趋近律,设计了一种从弹视线方向制导律,充分利用了导弹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了从弹与领弹的剩余时间在固定时间内快速趋于一致.数值仿真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制导律对时间协同和角度约束的控制精度高,避免了奇异和抖振现象,收敛速度快且收敛时间上界与初始状态无关,充分地验证了所提制导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2.
建立了便携式防空导弹舵面偏转运动的数学模型,包括正弦偏转运动、不带零位脉冲调宽偏转运动和带零位脉冲调宽偏转运动,推导了相应的等效舵偏角矢量的公式,对比了3种舵面偏转运动对导弹性能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导弹设计中舵机的选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前在舰空导弹系统研制领域,俄罗斯海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介绍了俄罗斯在舰空导弹武器设计和试验仿真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构建设计和试验一体化仿真平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制导炸弹--一种重要的空袭兵器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战例,阐述了制导炸弹的主要战术技术特点,认为制导炸弹是未来空袭作战重要兵器,是中低空中近程地(舰)空导弹的重要目标,拦截制导炸弹是地(舰)空导弹应该着力研究的问题.论证了中低空中近程地(舰)空导弹拦截制导炸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应开展的专项技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5.
David A. Cooper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2013,20(1):145-163
When it was concluded more than a quarter century ago, the 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INF)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was hailed as a disarmament watershed, eliminating entire classes of nuclear missiles from the arsenals of the arms-racing Cold War superpowers. Over the intervening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repeated calls to convert this legacy treaty into a new international norm against nuclear and missile proliferation by broadening it into a global prohibition on ground-launched ballistic and cruise missiles with ranges between 500 and 5,500 kilometers. Indeed, variations on this proposal have been knocking around for so long and with so little success that the entire concept has come to be dismissed by many knowledgeable insiders as something of a farce. Looking beyond its inauspicious pedigree, however, this viewpoint suggests that the time is opportune for Washington to give the idea a fresh look. Drawing on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Global INF” and an analysis of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the author recommends tha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consider a simple declaratory approach that promises modest initial benefits, avoids previous and foreseeable pitfalls, and plausibly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chieving significant long-term progress. 相似文献
36.
为提高常规导弹连续波次作战效能,对常规导弹连续波次作战运输规划问题进行研究。以Floyd算法为基础,首先生成了作战机动区域的交通网络最短路径、距离矩阵;其次将常规导弹连续波次作战运输过程分解为不同阶段,以运输过程中的整体暴露时间最短为目标,构建了初始规划方案0-1整数规划模型;然后考虑道路通行量及地域容量限制,对初始规划方案中存在的地域容量超过限制及单行道路中会车、超车情况进行逐步循环优化,以得到最佳运输规划方案;最后选择了一个作战案例想定,通过Matlab编程对案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针对此案例的最佳运输规划方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针对反辐射导弹对雷达毁伤效率评估过程中,存在的评估结果不稳定问题,基于赋色Petri网构建了雷达毁伤效率评估模型。采用ZigBee协议构建赋色Petri网,并建立反辐射导弹对雷达毁伤效率参数分析模型。提取反辐射导弹对雷达毁伤评估统计特征量,采用反演特征分析方法,构建雷达毁伤效率大数据分析模型,并结合大数据参数融合和特征分析结果,求解反辐射导弹对雷达毁伤效率评估模型,将输出的评估信息传输至Web界面,实现反辐射导弹对雷达毁伤效率自动化评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反辐射导弹对雷达毁伤效率评估建模的可靠性较高,评估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38.
39.
简要介绍了弹道导弹面临的典型防御系统。针对该防御系统,提出了弹道导弹所能采取的典型突防手段,并将弹道导弹突防措施分为反侦察类突防和反拦截类突防两部分,介绍了反侦察类突防中的电子干扰、诱饵、隐身、助推段策略以及反拦截类突防中的加强防御策略、导弹机动发射与飞行、多弹头策略等。为研究弹道导弹突防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现代反舰导弹的特点(包括超声速反舰导弹的弱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论述了当前国外反导防御的手段及新思想,指出末端防御的重要性。主要讨论了目前防空反导系统存在的困难及火控系统存在的局限性,总结了反舰导弹末端具有的弱点(红外特征明显、速度过大不易机动等),从系统的角度论述了末端拦截反舰导弹的可行性及需研究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