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国外坦克装甲车辆主动防护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陆军装甲主动防护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对陆军装甲主动防护系统的国际通用分类、应用现状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介绍;就国际几种典型的陆军装甲主动防护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就陆军装甲主动防护系统进行了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2.
根据防空兵对机动线路的要求以及战时的安全性特点,得出影响防空兵兵力机动线路选择的因素,引入里程指数的概念,将线路的长度进行修正赋权,给出兵力机动线路的等效线路长度。把这一等效线路长度结合到蚁群算法中,能够较好地模拟现代战场的复杂环境对防空兵兵力机动路线的影响,并能科学、合理地选择路线,为指挥员的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3.
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军队各项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新世纪新阶段,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应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新对策,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4.
以部队在编武器装备为基本研究对象,着眼系统功能的形成,选定了陆军部队类型,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效能指标量化模型,进行了指标的数据耦合分析,并展望了陆军部队武器装备建设效能评估结论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在体系SoS(System-of-Systems)工程领域中,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装备体系结构,即装备体系决策一直是众多问题中的热点之一。执行视图EV(Executive Views)是美军在解决体系决策问题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以往的工程手段相比,执行视图具有便于理解、易于使用、适于高层决策的特点,它为解决庞大复杂的体系决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美国陆军已经率先将执行视图应用于其指挥控制(C2)体系的决策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描述了执行视图产生的背景,通过示例展现了执行视图的开发结果和信息表示方法,并对传统视图和执行视图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6.
心理管理是重要的管理理念,是人员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经常性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部队心理管理的水平如何,不仅同部队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完成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因素。加强部队心理管理工作,提高部队心理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完成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赋予军队新的使命任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7.
COSO框架体系是国际普遍认同的内部控制体系,各行各业纷纷以此为依据构建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各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依据。结合COSO框架尝试从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与事项识别、信息与交流、控制活动、监督等方面对部队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8.
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若信息传播处置不当,容易形成危机事件。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力军之一,公安消防部门应利用自身优势,在重特大火灾事故信息传播中发挥作用。分析了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提出应从加强机制建立、强化培训教育、加强舆情监测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重特大火灾事故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09.
对陆军合成营指挥模拟训练系统模型和部署结构进行研究和探讨,构建一个分布式合成营指挥训练平台。从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系统功能设计、系统逻辑结构、系统物理结构及模块化设计思路上加以探讨并给出自己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0.
In November 1945, British army shooting during street riots and search operations in Palestine resulted in the death of 13 Jews and the injuring of dozens. The most costly in casualties caused by army fire during the whole Jewish insurgency, these incidents have nevertheless not received detailed attention in literature on the British army's counterinsurgency campaign in postwar Palestine. This article outlines British military use of firepower to control civilian crowds and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during these incidents, contributing to the debate on the army's principal of ‘minimum force’. It also highlights the serious problem of legitimizing opening of fire on unarmed protestors, epitomized in the army's fabricated account justifying shooting at a large crowd rushing a military cordon at Givat Hay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