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23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系统动力学防空战场信息战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条件下的防空作战是一种信息化作战样式,阐明了防空信息战的基本概念,论述了系统动力学用于研究防空信息作战的适用性,建立了防空战场信息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不同仿真结果的比较,印证了制信息权在防空作战中的重要性,做出了防空战场信息作战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432.
详细探讨了车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总体层次结构和基本方法,建立了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效能评估仿真软件,并以某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为例进行了系统效能仿真评估,为缩短反坦克导弹武器的研制周期,提高其效费比以及整体作战效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33.
针对现代防空作战火力分配的实际需要,在确定防空火力单元可射击系数的基础上,对影响防空火力单元射击有利度的指标进行分析,结合防空作战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计算射击有利度的一般步骤。该算法有效克服了传统射击有利度算法的不足,较好地实现了射击有利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434.
针对某型导弹快艇的C3I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需要,采用AHP法确定C3I系统作战能力指标及相应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对该导弹快艇的C3I系统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为舰艇作战指挥人员了解系统作战效能和系统研制人员改进系统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435.
舰艇编队防空火力射击冲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立编队内统一的坐标系入手,利用编队中武器的位置、战术参数和来袭目标的信息,采用系统建模仿真的思想,建立火力射界冲突分析模型。借助于这个模型,通过解命中计算等方法,计算编队中武器的可抗击航路以及连续射界,进而得出其可抗击射界,与武器固有安全射界叠加,确定编队中可以参与抗击来袭目标的武器,并为进一步地探讨编队火力兼容问题,进行火力兼容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36.
运用多目标决策分析原理,依据选择防御要点的基本要求,从"地位重要、地形有利、地幅适当"的角度分析了防御要点的影响因素集,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防御要点灰色关联优选模型,达到了对防御要点进行排序和优选的目的,为指挥员实施防御作战的科学决策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437.
无源定位技术已成为现代化战争中对抗"四大威胁"的关键技术。在研究目标来波方向(DOA)与多普勒频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运动目标单站定位跟踪方法。经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而且能对运动目标的速度、航迹等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438.
一种柔性抗攻击网络防护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攻击的复杂性、多变性、综合性等趋势对传统各自为政的网络防护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全面、持久、灵活地应对各种网络攻击,提出一种柔性抗攻击网络防护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以安全核为中心,结合认证、事件采集以及各种抗攻击指令的执行,共同完成网络防护任务,体现出网络防护系统的柔性及抗攻击性。  相似文献   
439.
在现有格型矢量量化(LVQ)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线谱对(LSP)参数进行精度预处理,使其数值更接近于格点从而减少量化失真。仿真实现了改进方法,并采用MELP算法中4级MSVQ方法作为对比。得到的结果表明,较之MSVQ,LVQ量化LSP参数的精度提升了约90%的同时,合成语音的谱失真(SD)降低了约2/3,客观评估得分和近似MOS分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440.
Burn‐in is a technique to enhance reliability by eliminating weak items from a population of items having heterogeneous lifetimes. System burn‐in can improve system reliability, but the conditions for system burn‐in to be performed after component burn‐in remain a little understood mathematical challenge. To derive such conditions, we first introduce a general model of heterogeneous system lifetimes, in which the component burn‐in information and assembly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the prediction of system burn‐in. Many existing system burn‐in models become special cases and two important results are identified. First, heterogeneous system lifetimes can be understood naturally as a consequence of heterogeneous component lifetimes and heterogeneous assembly quality. Second, system burn‐in is effective if assembly quality variation in the components and connections which are arranged in series is greater than a threshold, where the threshold depends on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component failure rates.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50: 364–380, 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