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线性系统测试矩阵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工程中常见的线性系统循环指数为1(即其约当标准形不同的约当块不出现重根)的情况下测试矩阵优化的方法.通过将系统矩阵变换为约当标准型,能够简单地判定测试矩阵能否保持系统可观测.采用该方法可以在保持系统可观测的情况下,简单而直观地获取系统测试代价最小的测试策略.例子表明,该算法在工程上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72.
通常卫星的唯一能源来源是太阳能,因此星上网络设备的能源供应问题比地面网络的更加严峻。通过修改和扩展链路容量受限的最小代价多商品流模型来适应卫星网络这一特殊的体系结构,并基于低轨道卫星网络的多重覆盖机制和流量分布模型,改进现有的启发式算法来关闭冗余的卫星节点、星地链路和星间链路。在满足链路利用率和路由跳数增加比例约束的条件下,仿真实验中关闭上述三种参数的比例分别可达59%、61%和72%,卫星网络的总体节能比例可达65%。  相似文献   
73.
军用飞机采购价格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军用飞机价格预测中存在的困难,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军用飞机价格预测的两种方法:根据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预测价格方法与相似飞机预测价格方法.相似飞机预测法是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神经网络或灰色理论等方法,根据相似飞机的性能与价格数据建立价格预测模型,实例表明,相似飞机价格预测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4.
应用评价武器系统效能和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建立了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费用和费用-效能分析模型。武器系统的费用-效能分析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综合了系统战术、技术、经济多方面的因素,按优化原则进行处理,比较和权衡,在众多的方案中选出最优化的一种。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在载荷识别中确定载荷的分析处理频带宽度的方法。提出将载荷95%的能量对应的频率f_0,作为分析处理带宽。该方法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76.
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装备维修费用的因素做了分析.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影响装备维修费用的主要因素.通过灰色GM(1,1)建模,给出了装备维修费用的预测.  相似文献   
77.
通过分析数字化战场对视频信息传输的需要,结合数字视频信息传输的关键技术,指出在装甲数字化部队的战场信息传物系统中,应在窄带传输的基础上发展宽带传输,采用以数字微波扩频通信系统为主的无线通信来保中数字化战场的视频传输.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以排队论为工具建立了紧耦合多处理机系统存贮器的排队模型。通过对存贮体忙期的分析,得出了存贮器有效频带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在保证存贮器有效频带最大的情况下,处理机的访存请求率λ、存贮体的服务率μ和存贮体数m 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鱼雷寿命周期费用研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的发展,寿命周期费用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评述了国内外寿命周期费用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鱼雷寿命周期费用研究方法的内容及用途,探讨了费用估算的一般方法,在鱼雷寿命周期费用分解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鱼雷寿命周期费用分解结构,讨论了寿命周期费用研究方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Procurem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defence equipment requires appropriate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to achieve efficient R&D investment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ptimality of target‐cost and fixed price contracts and shows that target‐cost pricing can achieve a first best where both fixed‐price contracts and cost reimbursement fail to do so. The main message of this paper is that in incomplete contracting optimality may sometimes be achieved by arrangements which combine several formulae which, individually, would fail to achiev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