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压力喷嘴常温下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满足工程中对喷嘴雾化特性测量的高精度、低成本要求,建立了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系统,以自来水为雾化工质,对蒸发冷却压力喷嘴在常温、常压下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容积法测量了喷嘴的流量,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喷嘴流量、雾化压力和喷孔直径之间的关联式与流量系数;用机器视觉方法测量了喷嘴的雾化锥角与雾滴尺寸,得到了雾化锥角与雾滴尺寸随雾化压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雾化压力的增大,喷嘴雾化锥角不断增加,雾滴尺寸不断减小;随轴向距离的增大,D0.632、D0.5、D32有不同幅度的增大,而D0.9则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82.
为适应装备型号需求生成的复杂性,必须开发面向作战能力应用的装备型号体系结构模型。按照装备型号需求生成工程化思想,建立了结构化的装备型号体系结构开发流程,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装备型号作战体系结构和系统体系结构开发流程都划分为8个环节,为作战活动分析、系统功能分析提供了可追溯、可验证的模块化开发模式。装备型号体系结构关联开发流程分为4个环节,实现了作战能力对系统实体的关联关系,确保了系统需求对作战需求的支持,提高了装备型号需求成果的系统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83.
为了解决人工检定温度计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读数误差大和检定油烟重等问题,运用边缘检测技术,先对图像作预处理,再利用经典的Sobel边缘检测算子和三线识别方法,将温度计液柱图像转换为数字化的温度计示值;对温度计检定槽进行自动化改造,由计算机控制温度计插槽旋转角度和摄像机运动高度,再由单片机控制执行指令,将采集的图像传给计算机,从而研制出温度计自动检定装置,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检定信息、打印原始记录和检定证书。  相似文献   
284.
提出一种适用于探雷声纳图像的疑似水雷目标扫描分割方法。该方法以图像区域生长法为基础,根据探雷声纳的成像原理及水雷目标的图像特性,对区域生长法中的参数做了特别设定,分搜索和定位两步对图像中疑似目标进行扫描分割,讨论了搜索和定位两种扫描窗口的尺寸及扫描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探雷声纳图像,可得到符合预定信混比要求的疑似目标区域,为基于探雷声纳图像的水雷自动判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5.
甘新胜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2,34(4):117-119,123
Hausdorff距离(HD)是图像匹配常用的相似性准则。针对HD在实际图像中难以匹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核密度函数的HD改进形式,该HD是通过对各个最小距离值进行核密度函数计算,并将函数值的和的均值作为单向HD值,无向的HD值取两个单向值的最小值。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HD在遮挡、局部变化情况下比其它的HD距离具有较好匹配效果。  相似文献   
286.
红外图像通常存在着噪声大、目标和背景之间具有较小的灰度差、边缘较模糊的特点,使现有的方法不能有效地提取红外图像的边缘。而图像的表面积特征能较好地针对红外图像的这些特征提取出边缘,因此利用图像的表面积特征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面元边缘检测法。在对图像灰度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使用了一种十字面积计算公式以满足边缘检测的需要。通过噪声误差对面元法和梯度法计算结果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发现面元法比梯度法的噪声抑制能力至少高两倍,而且在边缘处的噪声抑制能力更高。将面元法几种常用模板算子法的红外图像边缘检测结果进行实际对比后发现,所提出的面元法对红外图像的目标边缘检测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7.
一种基于特征匹配的实时电子稳像算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时地稳定摄像系统的输出视频,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匹配的实时电子稳像算法。将改进的Kanade Lucas Tomasi(KLT)算法用于特征提取,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灰度投影均值的特征匹配算法。为了保证稳像结果的鲁棒性,还给出了特征的有效性检验方法。另外,基于高实时性对运动滤波算法的要求,在有意运动参数估计中采用了递归Kalman滤波法。实验表明,在微机上稳定单帧图像仅需24.7ms,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稳像效果。  相似文献   
288.
基于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图像隐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利用分数傅立叶变换实现图像隐藏的新方法。将多个不同图像的信息分别经不同阶的分数傅立叶变换后,记录在同一谱平面上,实现了图像的第一重隐藏。通过相位编码后,对谱平面进行另一次分数傅立叶变换,实现图像的第二重隐藏。在解密时,需要特定的分数阶及正确的解码相位才能再现不同的初始图像。提出的新方法用不同的分数阶实现多幅图频谱叠加的互不干扰,用相位编码使得两次的分数傅立叶变换互不干扰,随机设置多重密钥,且每重密钥都极其重要,使得破译的难度提高,因此图像加密的结果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289.
基于本体的两阶段任务空间概念模型开发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务空间概念模型是独立于实现的、真实世界中的军事活动以及相关要素的描述,是军事世界的第一层抽象,任务空间概念模型建模是军事系统开发中的重要内容。分析了任务空间概念模型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任务空间的特征,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本体的两阶段任务空间概念模型开发方法。基于本体的两阶段方法能有效地促进模型的重用性、可信性,并有利于实现仿真系统的互操作,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0.
In this work, we extend the recently proposed adaptive phase field method to model fracture in orthotropic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FGMs). A recovery type error indicator combined with quadtree decomposition is employed for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capable of capturing the fracture process with a localized mesh refinement that provides notable gains i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The implementation is validated against experimental data and other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orthotropic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orientations. The results reveal an increase in the stiffness and the maximum force with increasing material orientation angle. The study is then extended to the analysis of orthotropic FGMs. It is observed that, if the gradation in fracture properties is neglected, the material gradient plays a secondary role, with the fracture behaviour being dominated by the orthotropy of the material. However, when the toughness increases along the crack propagation path, a substantial gain in fracture resistance is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