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在分析作战仿真对战场环境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得出自主制作矢量图是满足此类需求的最理想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操作开放功能的矢量图数据结构。该结构秉承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提供了丰富的使用接口,为矢量图及其数据的编辑、操作、交互使用和二次开发等实际应用提供了便利。实验证明以该数据结构组织数据的矢量图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62.
在完善毁伤等级、目标构造、部件贡献因子、毁伤准则、目标描述系统、系统杀伤树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穿甲弹对主战坦克的毁伤模型,通过此模型计算单发弹命中坦克时的毁伤概率,提出主战坦克易损性分析的方法及降低易损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舰船战斗恢复力的概念,简要概述了舰船战斗恢复力的设计要求与后勤要求,并介绍了舰船战斗恢复力量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64.
描述了航空兵在想定条件下封锁的过程,分析了机场跑道等目标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航空兵封锁机场的仿真模型,对突破敌方防空拦截编队、地面防空兵力的模拟和轰炸目标的过程进行了模拟,最后对封锁机场的效果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65.
武器装备战斗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用武器雷达装备战损规律研究”成果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开展武器装备战斗损伤研究的方法体系,介绍了战斗损伤建模与仿真、装备战斗损伤机理研究、装备战斗损伤分析、战斗损伤试验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6.
空天一体预警探测实验室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美军作战实验室的现状,分析了我军空天一体预警探测实验室的功能需求,提出了空天一体预警探测实验室的概念,并对空天一体预警探测实验室的体系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结合我军实际,从作战体系层次、实体结构层次、技术规范层次对空天一体预警探测实验室的体系结构建设进行了设想,对其管理模式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7.
整个反导射击过程可以简单看作一个基于预测的遭遇点起始的,不断重复、修正的过程。分析遭遇点预测的时间和空间前提,并给出遭遇点预测的3个基本准则;在多准则下建立了单遭遇点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公式中未知量的转化方法;分射击-观察-射击和射击-射击两种情况建立了多准则下多遭遇点预测和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拦截弹最晚发射时间的计算方法;就观察时机对遭遇点预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建模。部分研究属于探索性的研究,相关结论对指控模型开发和实施连续反导,从方法和作战理念方面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8.
战斗效果评估是部队指挥员进行作战决策的重要依据。以信息化条件下贯彻体系破击战思想为指导,把陆军部队进攻战斗程序作为研究对象,借鉴美军的“三段式”作战效果评估方法和网络中心战有关理论,构建了陆军部队进攻战斗效果评估“三级、四段”式的方法步骤、“四段”式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效果评估数学模型,为指挥员通过效果评估科学决策如何贯彻体系破击战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1940年,黄桥事变爆发。为了赢得这场反顽战斗的胜利,陈毅在分析了苏北的局势后,展开了成功有效的统战工作。首先,针对苏北的战略态势,陈毅提出“联李、击敌、反韩”的斗争策略;其次,让出吴家桥地区,争取“二李”协助新四军东进;再次,命令新四军撤出姜堰,争取“二李一陈”严守中立。陈毅以高超的统战艺术为新四军取得这次反顽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陈毅的统战艺术对当前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也有着极重大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日益艰巨,武警官兵在擒敌、格斗方面的战斗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武警部队擒敌、格斗技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仍然处于原始阶段,生理机能检测及某些辅助练习的器材也十分匮乏。将仿真技术运用于擒敌、格斗技术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单兵格斗能力,减少日常训练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