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Chain damage is a new phenomenon that occurs when a reactive jet impacts and penetrates multi-spaced plates.The reactive jet produces mechanical perforations on the spaced plates by its kinetic energy(KE),and then results in unusual chain rupturing effects and excessive structural damage on the spaced plates by its deflagration reaction.In the present study,the chain damage behavior is initially demonstrated by experiments.The reactive liners,composed of 26 wt%Al and 74 wt%PTFE,are fabricated through a pressing and sintering process.Three reactive liner thicknesses of 0.08 CD,0.10 CD and 0.12 CD(charge diameter)are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chain damage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 a chain rupturing phenomenon caused by reactive jet.The constant reaction delay time and the different penetration velocities of reactive jets from liner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result in the variation of the deflagration position,which consequently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ruptured plates behind the armor.Then,the finite-element code AUTODYN-3D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the kinetic energy only-induced rupturing effects on plates,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behind armor debris(BAD).The significant discrepancies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one enhanced damage mechanism,the behind armor blast(BAB),has acted on the ruptured plates.Finally,a theoretical model is used to consider the BAB-induced enhancement,an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upturing area on aluminum plates depends strongly upon the KE only-induced pre-perforations,the mass of reactive materials,and the thickness of plates.  相似文献   
102.
作为敌对双方展开对抗的重要空间之一,陆战场的发展变化,必将影响到未来陆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为我军陆军建设提供借鉴, 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战争历史实践进行分析,归纳出了未来陆战场可能产生的重要变化,并讨论了产生变化的原因。文章的最后,就这些变化对我陆军作战理论和陆军装备建设产生的启示作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3.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空中来袭目标的主要特点,为有效评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目标的射击效果,需要进行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计算模型的初步研究。通过射击效能指标的选取和对目标的分析,并且根据多年来舰空导弹武器发展建设和作战运用的实际需求,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多种效能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舰空导弹对目标射击效能评估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射击效能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射击效能模型的初步研究,既可以使计算结果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同时对于其他武器系统射击效能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战场信息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特点,利用一种新的直觉模糊推理方法进行威胁企图分析。推理方法有效利用两个传统Zadeh模糊系统的输出结果,更接近于专家的思维。通过实例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直觉模糊推理是对一般模糊推理的有效扩充和发展,该方法对于提高作战指挥决策智能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是信息化战争要求下的一个具体作战体系,其效能评估是网络中心战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是解决网络中心作战体系建设中方案论证、性能效能指标、经济因素等诸多问题的有效方法。首先提出了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然后阐述了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方法问题,分析介绍了几种较为成熟的评估方法的特点、适用性和不足;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探索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的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框架,作为研究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的参考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提高装备战损模拟的效率,以蒙特卡洛方法为基础,构建了关于装备战损的解析模型。首先采用序贯法优化了仿真次数,以便以较少的仿真次数获得较高的仿真精度;分析了单因素对于装备损伤的影响,并建立了一元回归模型;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综合一元回归模型得出了装备战损的多元回归模型;最后结合弹着点分布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建立了装备战损的解析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解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7.
电子产品在振动环境中的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电子装备结构特点及冲击振动环境影响因素基础上,阐述了电子产品在冲击振动环境中的损伤机理与模式。以某型雷达装备为试验对象,选取该装备某型组合体与电路板进行冲击振动与扫频振动试验,分析了电子产品在振动环境中的损伤规律。试验表明:电子产品在振动环境中的损伤不仅与振动类型及幅值有关,也与其自身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集成电路方波脉冲注入损伤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得到各损伤参数随脉宽的变化规律,寻找建立评价复杂EMP波形对集成电路损伤模型的依据,对2种典型的集成电路器件进行了方波脉冲注入损伤实验。结果表明:RAM6264损伤电压、电流及功率均随脉宽增大而减小,损伤能量处于某一小范围之内,可能属于能量损伤型器件;BG305损伤电压、功率随脉宽增大而减小,损伤能量随脉宽增大而增大,损伤电流处于某一个小范围之内,可能属于电流损伤型器件。  相似文献   
109.
以某型雷达系统为试验对象,选取典型系统的组合电路,进行方波脉冲注入对比试验,研究了电磁脉冲对系统中组合电路的损伤规律。试验表明:电磁脉冲对组合电路的损伤与电路结构有关,损伤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注入脉宽越大其损伤电压越小,能量可能是造成电路功能损伤或失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指出了基于实际案例的通用导弹装备战斗损伤评估内容及特点,提出了战斗损伤评估的量化标准,定义了战损率的概念;采用向量夹角余弦方法综合出了导弹装备各级组件的战损率及车辆的战损量化值,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所需信息量小、主客观综合性强、评估方法易于仿真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