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51.
战斗部署的内容是决心方案的主体部分,战斗部署确定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战斗方案的质量。因此,准确的评估战斗部署方案,对提高作战指挥决策的科学性,保障指挥员定下正确、合理的战斗决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根据战斗部署的定义和战斗部署的要求,建立了城市市区进攻战斗部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战斗部署方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2.
大学本科生的综合实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实习中得到实践的锻炼。无论从做人还是做事,综合实习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实习是培养既具备系统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53.
现代海洋法对建立世界海洋新制度、维护海洋新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我国海上边防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深刻影响。为应对这种影响,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规范出海船舶的许可和查验措施,健全海上航行船舶的监控识别制度,增加海上巡航监管的力度,及时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以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54.
在国家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边境法制建设的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陆地国界法,为陆地边境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完善海上边防管理法规,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加紧出台统一的出入境法典,整合出入境法律体系;完善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境犯罪的法律制度,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55.
在深入调研公安边防部队各级指挥中心业务开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公安边防部队指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平台建立适应当前边防部队业务需要的综合指挥系统的可行性及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6.
素质教育作为一项教育的基本决策,其制定和实施已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但为什么在长达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之后,相当多的少数民族青年却越来越感到涉足社会的困难。学校究竟能否使年轻一代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应如何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这都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现状入手,重点分析素质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过程的作用。目的是使教育工作者从全新的角度看待素质教育在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57.
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史地、经济社会、宗教及文化环境,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危机情势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安全形势严峻,应急机制责任重大,意义特殊;客观条件限制,创构应急机制难度大,任务艰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应急机制资源整合能力要求高;宗教文化及民族风俗因素影响广泛,对应急机制创新性要求高等。  相似文献   
158.
消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的一项基础工程,如何科学的地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是新形势下筑牢城乡火灾预防体系物质基础的关键。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市消防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福建省当前消防规划编制情况,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下编制消防规划应掌握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9.
边防管理中的行政许可工作,涉及国家公安、外交、军事、民族等多个领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直接关系到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配合和友好往来。应认真汲取我国历史上边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充分借鉴世界有关国家的现行做法,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发展适时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60.
ABSTRACT

There is a great conviction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s ruling in 2002 on the Bakassi boundary dispute between Nigeria and Cameroon, and Nigeria’s decision to obey the ruling may have stopped a fierce inter-state war over the boundary. Indeed, many then ascribed to the whole boundary demarcation process as peacebuilding, disregarding the structural changes marked by the violence of forced migra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 boundary delimitation has produced particular sorts of structural violence characterised by state neglect, loss of livelihoods and destitution. Thu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although a full-blown war was avoided,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Nigerian popula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border were not adequately considered and guaranteed as part of the peace-building agenda. It further argues that Nigeria, like many post-colonial state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developments in major cities, neglects rural and border communities. Thus, the border communities accommodating the former Bakassi residents have further degenerated into ‘ill-governed’ spaces. This article uses structural violence as a framework to analys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data to provide some deeper insights into the issues of violence being experienced by the local populations liv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demarcated bor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