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ABSTRACT

In the decades following independence from Spain, ‘civil wars’ ravaged the newly established polities in South America. Former vice-regal capitals inherited a larger portion of the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and had larger economic resources and a hegemonic project they were able to have permanent and professional armed forces, capable of leading the offensive and giving battle following the European rules of military art. The central hypothesis of this work is that there is a necess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pe of these asymmetrical conflicts, their outcome and the political territorial configuration of each country in post-revolutionary Spanish America. When permanent armies took over from local militias, the capital kept the integrity of its territories and there was a tendency towards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When this did not happen and the militias managed to find a way to defeat their centralizing enemies, the local powers had an opportunity to renegotiat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tical body, and sought to maintain their independence, which was manifest in federal agreements, otherwise a process of territorial fragmentation began. More than a difference between regular and irregular forces there was one between intermittent, and permanent mobilization.  相似文献   
72.
针对阵列体制雷达,由极大似然估计导出自适应多零点单脉冲测角原理。分析发现迭代步长过大导致双零点单脉冲技术在多目标条件下失效,因此提出加权步长改进角度估计的迭代过程,只需要较少计算量就能实现群内多个目标的精确测角。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高信噪比条件下可以精确测量群内三个目标角度,测角误差约为0.15倍波束宽度;当群目标数较多或者目标相位差接近于0时,算法性能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73.
研究新公布的北斗民用导航电文中的两类历书与北斗二号导航电文历书的差异,对比分析各类历书对接收机首次定位时间的影响。利用实际的历书数据,比较不同历书类型的用户算法,分析不同龄期数据对接收机首次定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精度历书在1周的数据龄期内性能较为稳定,中等精度历书精度稍逊于高精度历书,但由于简化了电文空间,能接近高精度历书性能。简约历书进一步简化了参数数目和电文空间,尽管位置误差达到了数百千米,但却能在数月之后保持相应精度,有利于缩短接收机首次定位时间。  相似文献   
74.
为满足卫星有效载荷间SpaceFibre链路的高带宽、高可靠性和轻量化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SpaceFibre节点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该设计采用基于帧累计的增量化计算方法减少了计算电路的冗余;通过四级流水架构满足了错误检测操作的时序要求,使用循环冗余校验共享机制平衡了硬件资源的使用;采取基于完整应答的双层控制策略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构建面向资源优化的控制状态机和存储架构简化了确认重传算法的实现逻辑。使用型号为XC7Z100FFG900-2的FPGA搭建双节点系统,板级验证表明:该设计满足协议规范,与同类设计方案相比,最高工作频率提高1.5倍,支持最高6.25 Gbit/s的传输速率,查找表资源和存储资源降低,寄存器资源相近,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可靠SpaceFibre编解码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5.
系统地论述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各式远距离反坦克导弹的研究、发展、应用、升级改造思路和更新换代情况,以及一些知名公司的研制和发展特色;指出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以及良好的适配能力和多用途化将成为其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76.
基于多视角的装备体系军事需求开发框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体系军事需求开发框架模型为装备体系军事需求的开发提供了指导和规则.考虑到军事装备体系自身的体系复杂性和参与军事需求开发的人员多样性,为了能综合反映出各个角度上的需求,应用多视角方法首先对装备体系军事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军事需求开发框架模型,进而分析了装备体系军事需求体系,最后以示例来说明该框架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7.
设我方m艘战舰,对方n个来袭目标.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求得目标对各个战舰产生的威胁值排序;再用模拟退火算法,参考目标威胁,单舰根据自身装载的火力发射进行初步武器分配;最后将分配结果传送至融合中心,应用大系统理论的分解协调法,协调武器分配,使得我方武器对本批目标的打击概率最大.仿真基于VC++编程实现,具体分析了算法及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在模拟试验平台上进行了铝导线短路熔珠引燃棉布、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纸张的试验,得到了不同材料的临界加栽电压值和引燃规律。初步分析了加栽电压与短路熔珠粒径及引燃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短路电压增大,导线熔珠的粒径逐渐增大,熔珠对固体材料的引燃能力逐渐增强,氧指数越低、表面粗糙、易蓄热的材料越容易被点燃。棉布、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纸屑被引燃的短路临界电压分别为50V、35V和45V。  相似文献   
79.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对火灾中的致灾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近十年51起重、特大火灾进行归纳、统计,利用火灾调查理论知识与事故树相结合,将火灾中的致灾因素分为起火原因、火灾中人员伤亡因素、造成财产损失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计算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最后对事故树进行分析讨论,找出避免顶上事件发生的措施,得出减少或消除火灾致灾的对策,为做好重、特大火灾的预防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0.
针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探讨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做好消防工作,并提出了计算机报警系统误报率、漏报率较高等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