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为了让高精度数值格式在含间断和小尺度涡等复杂结构的超声速无粘可压缩流动情况下,仍能鲁棒地捕捉激波并快速得到流场高保真的模拟结果,研究了以子模板导数组合为基础的光滑度量算法,构造了精度与鲁棒性兼顾的新型间断探测器,使间断识别对小尺度涡也具有高分辨率;研究了混合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weighted compact nonlinear scheme, WCNS)方法,对流场中的光滑与间断区域分别使用线性与非线性加权格式求解,从而克服单一非线性格式在光滑区分辨率难以达到设计精度的问题。数值实验表明,使用新型间断探测器的混合WCNS格式对一维、二维Euler方程模拟结果良好,并且相比于在全流场使用局部特征分解的原始WCNS方法有计算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52.
多站时差定位是一种较精确的定位方法,通过处理3个或3个以上测量站采集的信号到达时间来对辐射源定位.论述了多站时差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陆空平台相结合的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双基无源定位方案.主要论述了时差双基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以及观测站与空中目标的同步、地面观测站的选择、误差校正等主要问题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参与对目标视察定位的地面观测站的选择算法.此方案定位算法及定位精度仍在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253.
可信性与实时性是"人在回路"仿真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仿真过程中,通过对坦克火力系统物理模型分析,兼顾仿真精度与实时性要求,采用与实际武器装备一致的解算方法,拟合出方位角、瞄准角、最大弹道高与测距距离的函数关系,并据此构造出装甲车辆的外弹道曲线.通过对计算机机器时间物理模型的分析,采用读取CPU内部64位时间寄存器EDX:EAX方式,实现了仿真算法的纳秒级实时运算.通过提高可信性与实时性,增强了"虚拟战车"的沉浸感,为装甲武器装备的采办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254.
信息能力的三维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能力的定量分析对于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信息能力、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的科学界定,以感知态势与战场态势相比较,略去复杂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分发过程,对信息能力进行了三维定量分析,并给出以完备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构成的信息能力数学模型,说明了信息能力是完备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构成的三维体,其值落于[0,1]区间,据此对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进行了定量判断。  相似文献   
255.
提出了一种抗野值的BP网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通过BP网络对新息序列的方差和均值的速率进行在线实时监测计算,输出一组加权系数对新息做修正处理,从而有效地抑制了野值对滤波器的影响.仿真证明该算法保持了新息的统计特性,提高了滤波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56.
CEC条件下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CEC条件下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MAS理论与方法,建立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MAS模型,即利用Agent描述舰艇编队的各种物理资源或逻辑资源,通过网络及Agent通讯协议将多个Agent连接成一个整体系统,设计了映射实体功能的Agent结构,从而为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决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57.
为加深对数字化部队作战能力的研究,完善数字化部队的编制体制,以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为指导,针对现代战争系统的四大要素对现代战争全过程进行分析,构建数字化部队战争系统模型分解图,将现代战争系统分解成部队与武器子系统、电子信息子系统、决策指挥子系统、后勤保障子系统.最后对各子系统的能力指标内涵及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对其获取和度量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58.
蔡军  于小红 《国防科技》2018,39(3):105-109
网络空间越来越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继陆地、海洋、空中和太空之后的第五个作战域,为获得和保持像其它作战域那样世界领先的军事优势,美国正在大力进行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提出了美国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框架,从战略规划、作战力量、作战理论、作战训练、武器装备、战场基础环境、人才培养和作战联盟八个方面全面总结了美国近年来在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259.
《防务技术》2019,15(3):426-431
In this paper a square wavelet thresholding method is proposed and evaluated as compared to the other classical wavelet thresholding methods (like soft and hard).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is work i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 new wavelet thresholding method and evaluate it against other classical wavelet thresholding methods and hence search for the optimal wavelet mother function among the wide families with a suitable level of decomposition and followed by a novel thresholding method among the existing methods. This optimized method will be used to shrink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and yield an adequate compressed pressure signal prior to transmit it. While a comparison evaluation analysis is established, A new proposed procedure is used to compress a synthetic signal and obtain the optimal results through minimization the signal memory size and its transmission bandwidth. There are different performance indices to establish the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for signal compression; but the most well-known measuring scores are: NMSE, ESNR, and PDR.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ed the dominant of the square wavelet thresholding method against other methods using different measuring scores and hence the conclusion by the way for adopting this proposed novel wavelet thresholding method for 1D signal compression in future researches.  相似文献   
260.
针对欺骗干扰信号难以有效实时模拟真实卫星信号空间分布特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利用双天线载波相位差进行欺骗信号检测的方法。在已知接收机天线阵基线以及姿态条件下,同一路信号在两副天线上表现出的相位差与天线基线长度与信号入射相关。而信号入射角是空间信号的物理传播特性,欺骗干扰源无法通过数字方式改变。以通过卫星星历获取所跟踪卫星的精确位置为先验信息,即可确定真实信号在已知天线阵上的载波相位差,从而实现对欺骗信号的有效检测。本文分析了载波相位差计算的各种误差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针对欺骗信号的二元假设检验。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欺骗信号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并得出了天线阵基线越长、入射方位角越小,载波相位差检测技术对欺骗信号的检测性能越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