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用于温度传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用于温度传感的应用。在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特定空气孔中填充折射率温度系数高的液体材料,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光纤传输特性的变化,通过检测其双折射的变化从而实现温度传感。文中运用平面波扩展法计算分析了该新型光子晶体光纤的双折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2.
含孔洞铜板复合材料修复疲劳寿命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复合材料修复含中心圆孔钢板的疲劳寿命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孔洞大小、补片长度、宽度和厚度对钢板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胶接修补的效果,并对修复所用的复合材料补片的大小及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复合材料胶接修补带中心圆孔的钢板可以使其疲劳性能提高1.6~18倍。修补时,增加补片宽度和厚度都可增加结构疲劳寿命;补片宽度为孔径8倍以上时,增加宽度对疲劳寿命影响不大;补片的长度为孔径的3~4倍时,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3.
高速布放的微型海光缆下沉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高速布放的微型海光缆(SFOMC)的下沉状态,分析了洋流、微缆外径、微缆单位长水中重力以及布放速度对下沉状态的影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上升流是影响SFOMC下沉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在选择路由时,一定要避开有上升流的海域,同时要加快下沉速度,还应尽量选用外径较小的SFOMC;而下沉速度受SFOMC的单位长水中重力的影响不大,没有必要设计制造大重力的单位长水中重力的SFOMC,且下沉速度与布放平台的航行速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4.
模糊合成算子在军队指挥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指挥自动化系统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在各种效能评估分析中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很多情况都随机选取模糊合成算子,忽视了模糊合成算子对评估效果影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在军队指挥效能评估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了模糊合成算子对评判结果的影响,并确定了乘与有界算子M(·,(⊙))为适合评估指挥效能的优化算子.  相似文献   
155.
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无机陶瓷纤维与SiO2溶胶混合,经超临界干燥制备了SiO2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SiO2气凝胶纤细的骨架颗粒减少了固态热传导,纳米级孔减少了气体热传导和对流传热,同时无机陶瓷纤维减少了辐射传热。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其200℃和800℃的热导率分别为0.017W/m.K和0.042W/m.K。纤维的加入提供了力学支撑,高温处理增强了气凝胶骨架强度,材料在常温和高温下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常温的拉伸、弯曲和抗压强度分别为1.44MPa、1.31MPa和0.98MPa(10%应变),800℃的拉伸、弯曲和抗压强度分别为1.95MPa、1.80MPa和1.42MPa(10%应变)。  相似文献   
156.
深海潜水器ARV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一种全新概念的深海潜水器(ARV),此潜水器综合了自治水下机器人(AUV)和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各自优势,既可以像AUV一样依靠预设指令进行自主巡航,又可以像ROV一样,通过水面视频画面控制进行精细作业。其最大的特点是用微细光缆代替了传统的脐带电缆,使ARV更具远距离、大深度、实时操作、机动灵活等特点。介绍了其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和国内外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7.
《防务技术》2020,16(4):762-776
The cellulosic bast fibers are recognized as a justifiable and biodegradable substitute for producing moderate strength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because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renewability, eco-friendliness, and higher specific strength. Hence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ork is to fabricate Himalayan bast fibers (Nettle fiber (NF)/bauhinia vahlii fiber (BF)) based mono/hybrid epoxy composites at varying weight percentage of 2–6 wt% and evaluate the physical (void fraction and water absorption), mechanical (tensile strength, flexural strength, hardness) and sliding wear properties of as-fabricated composites. The 6 wt% NBF reinforced composites exhibited hig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 compared to NF and BF composites with tensile strength of 34.04 MPa, flexural strength of 42.45 MPa, and hardness of 37.01 Hv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control factors (sliding velocity, NF/BF/NBF contents, normal load and sliding distance) on specific sliding wear rate of composites was evaluated by Taguchi (three factors at three levels)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the percentage contribution of these selected parameters on sliding wear performance was examined b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The sliding wear property of as-developed composites was found to be greatly influenced by sliding velocity and the wear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to be improved with the NF/BF/NBF contents. The wear mechanism of the as-fabricated composites has been elucid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The research outcom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ybridization of Bauhinia vahlii fiber with Nettle fiber led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and wear properties of epoxy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158.
缩比模型试验是获取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力学特性或响应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缩比模型设计。以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为研究对象,阐述已有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基于离散相似提出结合有限元方法的方程分析法,利用该方法推导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静力学响应和动特性的相似关系;利用所提方法设计某复合材料龙骨的1/5缩比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和推导的相似关系能够用于指导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的缩比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159.
设计并进行了7.62mm穿甲子弹侵彻陶瓷/低碳钢复合靶板的弹道试验,得到了极限速度及陶瓷锥底部半径等数据。分析了锥底半径与入射速度、面板及背板厚度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偏心入射时靶板的抗弹机理。结果表明:陶瓷锥可分为破碎区和粉碎区,粉碎区半径约为面板厚度与弹丸半径之和;当弹着点距离陶瓷面板边缘大于5mm时,靶板的抗弹性能变化不大,而弹着点位于距陶瓷面板边缘小于5mm的板边区时,抗弹性能明显降低,靶板的有效防护面积应扣除板边区。  相似文献   
160.
考虑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的尺度效应,研究宏观尺度下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nanotubes reinforced composites,CNTRCs)梁的弯曲和屈曲行为。在EMT(Eshelby-Mori-Tanaka)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非局部理论提出了可表征CNTs尺度效应的非局部EMT本构模型。根据Timoshenko梁理论,采用哈密顿原理得到CNTRCs梁的静力学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求解简支边界条件下CNTRCs梁的弯曲响应和极限屈曲载荷,并与文献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CNTs的尺度效应参数和体积分数以及复合材料梁的长细比等因素对简支CNTRCs梁弯曲响应和极限屈曲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考虑CNTs的尺度效应会削弱结构等效刚度,且CNTs体积分数和尺度效应参数对大长细比CNTRCs梁的弯曲响应和极限屈曲载荷的影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