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70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41.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esigning a contract to maximize the supplier's profit in a one‐supplier–one‐buyer relationship for a short‐life‐cycle product. Demand for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stochastic and price‐sensitive, and only its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is known when the supply contract is written. When the supplier has complete information on the marginal cost of the buyer, we show that several simple contracts can induce the buyer to choose order quantity that attains the single firm profit maximizing solution, resulting in the maximum possible profit for the supplier. When the marginal cost of the buyer is private information, we show that it is no longer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single firm solution. In this case, the optimal order quantity is always smaller while the optimal sale price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higher than the single firm solution. The supplier's profit is lowered while that of the buyer is improved. Moreover, a buyer who has a lower marginal cost will extract more profit from the supplier. Under the optimal contract, the supplier employs a cutoff level policy on the buyer's marginal cost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buyer should be induced to sign the contract. We characterize the optimal cutoff level and show how it depends 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problem. © 2001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8: 41–64, 2001  相似文献   
542.
通过对双层反应装甲与射流作用过程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到双层反应装甲飞板飞散及与射流作用物理过程,通过模拟结果与物理实验比较可知,数值模拟过程基本正确.同时,利用ANSYS-DYNA针对双层反应装甲不同结构参数与射流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双层反应装甲两组件距离、与主靶板距离及两组件的夹角对干扰射流的影响,从而为双层反应装甲结构改进及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43.
为利用仿真模型在有限校射样本的条件下对校射补偿量进行合理估计,对考虑仿真可信度的舰炮虚拟校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自适应加权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对仿真先验可信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对考虑先验可信度的自适应加权贝叶斯估计算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舰炮虚拟校射的原理和需求,建立了舰炮虚拟校射诸元误差自适应加权贝叶斯估计模型。仿真验证表明:自适应加权贝叶斯估计方法能够利用试验数据对仿真模型的可信度进行有效验证并进一步实现对目标分布的有效估计;所设计的校射方法能够综合利用仿真模型和校射样本的优势,实现对诸元误差的合理估计,达到有效提高校射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4.
为了分析元器件失效率的不确定性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借鉴Borgonovo的矩独立灵敏度分析思想,在充分考虑了系统可靠寿命完整不确定性信息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系统可靠寿命的矩独立重要性测度,用来分析不确定性条件下系统元器件失效率对其可靠寿命的平均影响。但由于系统可靠寿命函数是系统可靠度函数的反函数,一般无法解析表达而以隐函数的形式存在,致使该矩独立重要性测度难以高效准确求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Kriging自适应代理模型的高效算法,该算法以Kriging代理模型预测值的变异系数作为自适应学习函数,通过自主增加新的试验样本,增强代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阀门控制系统和民用飞机电液舵机系统两个算例分析表明,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通过变异系数自适应学习函数,仅需添加少量系统可靠寿命试验样本,就能够构建用来充分近似系统可靠寿命函数的Kriging代理模型,解决了重要性测度的高效求解问题,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545.
针对腐蚀损伤下船体结构安全性评估问题,基于实船腐蚀勘验数据,引入非概率可靠性评估理论,提出舰艇现时状态下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建立船体结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模型。对某舰艇船体结构现时状态下的总纵极限强度可靠性及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在船体结构安全状态评估方面的应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克服了过度依赖样本数据的缺陷,较确定性方法更贴近客观实际,在舰艇船体结构技术状态评估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6.
在实际工程中,常常需要利用模型去描述和分析问题。然而模型亦存在不确定性,即可能存在多个描述同一现象的模型,例如多个疲劳分析的模型。针对飞机结构的疲劳可靠性问题,提出在考虑三种裂纹扩展模型下基于贝叶斯公式的疲劳可靠度组合预测方法。针对不同应力水平下飞机结构试件的裂纹扩展数据建立了三种随机裂纹扩展模型;在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条件下,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三种模型进行组合;基于组合模型分析结构的可靠度。所提方法在分析飞机结构疲劳可靠度上,采用了组合模型,能够最大限度保障结果的稳定性。此外,考虑了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裂纹扩展预测分布和可靠度预测值。给出的实例及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47.
为了提高并行组合扩频的频带利用率和信息传输速率,提出差分多相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DMP-PCSS-OFDM)通信系统、位置码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PC-PCSS-OFDM)通信系统、差分多相位置码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DMP-PC-PCSS-OFDM)通信系统,并对其进行建模。将发送端的输出信号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多径效应和电磁干扰的复杂信道环境,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同条件的单载波通信系统作出对比。在MATLAB中仿真显示,几种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通信系统(MC-PCSS)在AWGN,多径效应以及单音干扰的信道环境中误码率普遍低于其对应的单载波并行组合扩频通信系统(SC-PCSS);但对于多音干扰,随着干扰频点的不断增加,SC-PCSS的系统性能逐渐好转,甚至超过MC-PCSS。  相似文献   
548.
分析预估信道长度对信道估计算法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水声通信均衡恢复信号统计量对信道估计质量实时评估的方法,通过信道长度自适应修正机制,实现了对未知水声信道高精度、快速估计;针对水声信道造成的OFDM子载波特性差异,基于信道估计结果,提出了在码元总速率、能量约束条件下,各个OFDM子载波局部速率、功率优化分配的自适应调制算法,相比于传统的等功率、速率分配算法,新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水声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和实地试验,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9.
电源纹波对相参雷达改善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电源纹波对行波管 (TWT)级联发射机放大链引起非线性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非线性失真公式进行变换 ,导出了发射电源纹波与相参雷达 MTI改善因子的关系式 ,给出了衡量电源纹波的参数 ,为雷达系统设计选择 TWT和确定电源纹波参数指标提供了定量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0.
雷达接收机信道对于信号检测是最佳系统,当用其传输遥测信号时,由于信道噪声的影响,使遥测信号码间距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遥测信息传输精度。全面分析了雷达信道对遥测信号的影响程度,为消除其影响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