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8篇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非晶碳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地介绍了类金刚石膜研究现状,着重说明了非晶碳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特性,分析了沉积方法、掺杂元素、摩擦环境、基体及对偶材料对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最后,简要说明了非晶碳类金刚石膜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6S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具体实施标准,论述了推行6S管理对防化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ABSTRACT

The popular use of the term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WMD) can be understood to imply a relationship between nuclea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proliferation insofar as it assumes that the separate weapons technologies can be usefully grouped into a single analytic category. This article explores whether WMD is actually a useful construct. It begins b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n nuclea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proliferation, including a recent study that sought to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rsuit and acquisition of these different weapons. It then explores some policy inferences that academics and policy makers may be tempted to draw from these studie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he Barack Obama administration's pursuit of deep nuclear reductions. It argues that many of these policy inferences are premature at best and misleading at worst. It concludes with a call for additional research into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proliferation, and a call for scholars to remain cautious in their desire to draw premature policy implications from their studies in order to be “policy relevant.”  相似文献   
84.
本文研究具有饱和输出的Prigogine三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完整地解决了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85.
采用空气五组分模型对充气式返回舱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化学非平衡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返回舱外形变化对流场温度和压力的分布以及壁面热流密度和压强的影响,分析了流场中组分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外形变化在总体上对返回舱流场特性影响较小,会使舱体壁面处的热流密度有所增加;对流场组分分布的研究发现,由于N2比O2更难解离,在整个流场中N的摩尔分数远低于O的摩尔分数;在目前的计算条件下,沿轴线和壁面的氮氧比与来流基本保持一致。仿真结果在总体上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6.
飞船轴对称热化学非平衡流场数值求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轴对称热化学非平衡N-S方程出发,利用时间相关法,采用双温度、七组元反应气体模型,利用隐式NND有限差分格式和时间预处理技术数值求解了FIREI飞船热化学非平衡流场,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果,并分析了热力非平衡对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氟原子是连续波DF/HF化学激光器泵浦反应的重要参与者,其浓度分布尤其直接影响冷反应型激光器的泵浦效率及激射强度.在参与反应之前,氟原子将受到三体复合和壁面复合因素的影响而部分复合为氟分子.研究该因素对氟原子浓度的影响对激光器的分析优化是十分重要的.已有一定的实验方法可对其浓度进行测量研究,并建立了理论模型描述.将其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相结合对氟原子分布进行计算,研究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不同收缩段型面下氟原子复合进行了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88.
为了研究HF化学激光器的背压对激光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同时也为即将开展的基区引射式HF化学激光器实验提供参考数据,针对某一特定结构的HF激光器,通过改变激光器背压进行出光实验,得到了不同背压条件下的输出功率和激光光斑。结果显示,该激光器形成有效激射的背压上限为4kPa,同时,扩散混合对腔压的依赖非常严重,相比之下,射流混合在较高的背压条件下仍然能够形成激射。  相似文献   
89.
数值模拟存在碳-酚醛材料烧蚀的高超声速再入流场,分析烧蚀和热解对流场热化学参数、电子数密度分布等的影响。采用19组元双温度的热化学模型,耦合热化学非平衡流Navier-Stokes方程组和烧蚀壁面边界条件,进行定常烧蚀流场求解;通过对比无烧蚀、非催化和辐射平衡壁温条件下的流场分析烧蚀的影响;讨论了壁面处碳-酚醛材料热解产物化学组成的确定方法,研究了不同热解率的影响。以RAM-C球锥的两个典型飞行条件(速度7.65km/s、高度61km和71km)为代表的研究表明:最主要的烧蚀热解产物是CO、H2、H,烧蚀产物和烧蚀的影响均局限于边界层内;烧蚀使原子和离子组元含量下降,当离子组元含量峰值出现在边界层内时,烧蚀使电子数密度峰值下降;随热解率增加烧蚀影响程度增强,烧蚀在后身区影响范围大于头部区,随飞行高度增加烧蚀影响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90.
采用WNND格式,对有泰氟隆烧蚀产物引射的化学非平衡NS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7组元纯空气化学反应和19组元、28种反应的空气—泰氟隆化学反应系统,对照计算了壁面有泰氟隆烧蚀产物引射和纯空气绕流两种流场,研究了泰氟隆烧蚀产物对电子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