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面向新化学威胁形式的防护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化学威胁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类化学战、化学恐怖以及针对平民和环境的次生危害,给防化科研和防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分析传统化学战与这三类新化学威胁形式的异同点发现,这些新威胁形式之间有着较多的共同点,而与传统化学战威胁形式则有较大差异。中国拥有为数众多的大型化工生产、储存设施,这些设施很可能成为袭击的目标,因此必须转变化学防护观念,尽快研究防化新技术、新装备,建立国家动员机制。  相似文献   
102.
探讨化生恐怖活动中可能使用的化学和生物制品的种类、化生恐怖活动特点及可能使用的手段,研究提出了几点防范构想,希望能有助于在反恐斗争中防化兵作用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对气体样品红外光谱吸收系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气体样品的发生定量、浓度和吸收系数的测定与计算.对两类毒剂的模拟剂DMMP等样品的吸收系数进行了测定,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4.
综述了固相微萃取的装置,原理、发展及其在毒剂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大型火箭二次点火时,排放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是CO2和H2O),可以显著改变电离层密度,进而影响电波的传播,因此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讨论了火箭尾气在电离层高度的扩散过程和相应的离子化学过程,理论计算了火箭尾气排放后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火箭所排放的尾气能够使得电离层F区的电子密度显著减少,进而形成"电子空洞".最后在此现象的启发下,简单论述了空间人工释放化学物质扰动电离层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加油站收油作业中存在大量油气损耗,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综合多种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油站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及工艺技术方案.它不仅提高了油气回收效率,具有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等特点,而且实现了一套装置多个加油站的灵活共用.它还改善了现有的固定吸附式油气回收装置所存在的占地面积大,投资...  相似文献   
107.
原位反应电火花沉积TiN陶瓷增强相的工艺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C4钛合金为电极,氮气作为反应气和保护气,在45钢表面原位反应生成含TiN的沉积层。对电压、电容、频率、转速和比沉积时间5个沉积层厚度影响因子,各设4个工艺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多项工艺参数同时变化时沉积层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选用电容为120μF,输出电压145 V,比沉积时间3 min/cm2时可获得综合质量最优的沉积层。电火花反应沉积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沉积层均匀致密,厚度约为30~40μm,主要由TiN、FeTi和Fe9.64Ti0.36组成。沉积层的弹性模量为183.614 GPa,而纳米硬度达14.039 GPa,是基体的4倍。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电火花沉积可有效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模拟拱顶罐量油孔油气逸出及逸出后的扩散过程,基于k-ε湍流理论建立了拱顶罐量油孔油气逸出扩散控制方程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重点讨论了不同罐内压力条件下油气逸出速度和量油孔附近油气浓度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罐内压力随时间变化与已有理论推导结果吻合;由于罐内正压,油气逸出速度很大,并且均在1 s左右达到峰值;在距离量油孔孔口2 m范围内,油气浓度偏高,无论是从安全、环保还是从人员健康方面考虑,都应采取措施降低油气浓度.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分析不同碱性溶液及添加不同活性剂制备出的具有不同金字塔结构的绒面,探讨了影响金字塔成核的因素。采用扫描电镜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绒面的金字塔结构和反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腐蚀速率与金字塔尺寸成正比,金字塔结构影响绒面减反特性。对造成金字塔结构差异的原因和金字塔成核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0.
ABSTRACT

The popular use of the term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WMD) can be understood to imply a relationship between nuclea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proliferation insofar as it assumes that the separate weapons technologies can be usefully grouped into a single analytic category. This article explores whether WMD is actually a useful construct. It begins b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n nuclea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proliferation, including a recent study that sought to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rsuit and acquisition of these different weapons. It then explores some policy inferences that academics and policy makers may be tempted to draw from these studie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he Barack Obama administration's pursuit of deep nuclear reductions. It argues that many of these policy inferences are premature at best and misleading at worst. It concludes with a call for additional research into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proliferation, and a call for scholars to remain cautious in their desire to draw premature policy implications from their studies in order to be “policy relev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