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在强激光武器的跟踪误差为均方可导、各态历经、零均值的正态过程的条件下,通过明晰的物理概念与严谨的数理演绎,导出了它的动态毁伤概率的级数表达式。通过算例探讨了动态毁伤概率的性质:它存在两个极大值所对应的随机穿越的自然频率,当跟踪系统工作在其中的非零频率上时,更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展现了跟踪误差的传递函数与动态毁伤概率间的定量关系。为论证、设计、检验强激光武器系统的动态毁伤概率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42.
由于阵元间相位差变化率这一观测量与通道不一致性关系不大,信号到达两阵元间的相位差变化率常用于无源定位测量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高精度的相位差变化率测量方法,利用分时间片思想,首先通过对无模糊相位差进行一次相位平移,得到各个时间片含模糊的相位差值;然后对得到的各个时间片的含模糊相位差进行一次相位平移,得到各时间片间相对无模糊的相位差;最后对相对无模糊相位差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求得相位差变化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本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测量中由于相位模糊造成的相位差抖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高精度相位差变化率信息,可以满足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643.
侦察与监测系统已成为现代C3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能评估既有C3I系统的一般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在一般系统效能含义上定义了侦察与监测系统的系统效能,比较了几种典型的C3I系统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将SEA方法应用于分析侦察与监测系统效能,并将情报信息量作为效能度量的指标。最后给出了分析计算过程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44.
从考虑了k ε湍流模型和双组分气体模型的三维薄层近似NS方程出发 ,采用高效ENO差分格式 ,数值模拟了超音速空气外流与塞式喷管燃气形成的内外流干扰流场。部分计算结果与国外文献相比一致。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开展塞式喷管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5.
针对部队野外驻训帐篷内部温度高、热环境差的问题,在帐篷贴铝箔的基础上,对帐篷淋水前后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被动蒸发冷却技术,水分蒸发吸收大量汽化潜热的特性来改善帐篷的热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淋水后的帐篷内的WBGT值小于32℃,在人体的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646.
火炮初速量测是火炮进行弹道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灰色理论探讨火炮初速预测问题,既有利于提高火炮射击精度的修正,又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火炮初速测量雷达的使用操作和改进设计。针对火炮初速随机变化的特点,基于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构建火炮初速灰预测模型,确定预测结果精度检验方法。最后通过一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47.
基于预见控制理论,采用零相位误差跟踪控制器,实现巡航导弹的前馈控制,能使导弹飞行良好地跟踪地形,还给出了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对导弹飞行过程作了系统仿真.  相似文献   
648.
从综合孔径雷达 SAR成像的基理出发 ,分析了 SAR系统中相位误差对 SAR图像质量的影响和系统中产生相位误差的重要因素 ,从而分析了 SAR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和实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49.
The Selection Allocation Problem (SAP) is a single period decision problem which involves selecting profit‐maximizing (or cost‐minimizing) activities from various distinct groups, and determining the volume of those activities. The activities in each group are selected subject to the availability of that group's resource, which is provided by either pooling or blending raw inputs from several potential sources. Imbedded in the decision process is the additional task of determining how much raw input is to be allocated to each group to form the resource for that group. Instances of this problem can be found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such as in tool selection for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acility location, and funding for social services. Our goal in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and exploit special structures in the (SAP) and use those structures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solution procedure.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6: 707–725, 1999  相似文献   
650.
如今大规模地理数据正在社会各个部门和组织中迅速积累,但是由于部门利益和历史沿袭等原因,大规模地理数据共享仍然极具挑战,相应共享技术需求仍然极其旺盛。作为地理数据共享的基础方式之一,传统单机地理数据格式转换技术,一方面受限于磁盘读写及带宽瓶颈,另一方面面对日趋庞大的数据规模,已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针对栅格地理数据的并行格式转换引擎,采用高性能计算集群环境支持大规模栅格地理数据转换共享,大幅降低了大规模栅格地理数据转换过程的时间成本。栅格地理数据并行格式转换引擎采用基于公共接口的设计理念,框架灵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支持地理数据格式的读写自定义以及新数据格式添加,能够实现接入数据格式间的任意两两转换。为验证引擎框架及其处理效率,在Lustre并行集群环境下以格网数据交换格式(国家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向常见栅格地理格式的转换为示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栅格地理数据并行格式转换引擎能够在8个节点Lustre集群中达到7.54的良好并行加速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