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以舰用水声对抗系统对抗来袭线导鱼雷为作战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过程描述,从探测识别判断、舰艇指挥决策、布放火箭助飞干扰器、干扰潜艇平台的机动规避、布放火箭助飞/拖曳式声诱饵和舰艇远离鱼雷的机动规避六个阶段探讨了舰用水声对抗系统对抗线导鱼雷的战术运用方法,并通过图表分析得出了舰艇分布放干扰器干扰敌潜艇的最佳机动航向,以及舰艇布放声诱饵后远离鱼雷的最佳规避航向。研究结果对未来水声对抗装备器材的研发以及水声对抗作战战术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2.
成人高等教育在形成学习型社会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其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依照我国的国情着力解决,循序渐进。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提出了宏观调控;淡化产业化意识;质量评估;突出特色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43.
平行进口是否合法,是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充分了解国际上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最新发展状况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应有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44.
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和战争形态变迁的牵引,20世纪90年代以后,巡航导弹再度登上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舞台,充分展示了强大的低空突防和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实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巡航导弹的使用对战场重要目标构成了巨大威胁,并改变了作战样式,成为空中打击的主战力量。介绍了巡航导弹的强点与弱点,并提出了光电对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5.
舰载武器系统研制方案多目标生成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载武器系统研制方案的生成、评价与优选问题是武器装备研制论证中的重要内容.在分析目前舰载武器系统研制方案论证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舰载武器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舰载武器系统研制方案的多目标生成方法,并建立了不完全偏好信息的舰载武器系统研制方案的多目标评价与优选模型.实例分析说明,该模型与方法是有效的,可为武器装备研制论证问题提供辅助决策方法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46.
论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制订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BDAR)大纲、手册的分析方法和原理,并建立了BDAR分析流程(逻辑决断)图。采用谊漉程图可以全面、系统地对战场损伤进行分析和做出美于恢复与预防的决策。它可以用于新装备研制中,也可用于现役装备的BDAR分析。  相似文献   
447.
以现代物理、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与融合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舰载光电装备技术,在现代海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现代海战的基本特点,论证了高科技局部海战对光电装备的3大需求,阐述了现代舰载光电装备的类别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48.
基于陆军作战分队网络化作战体系,设计了陆战武器网络化火控系统的组成与模型、协同作战模式与系统信息流程,总结了网络化火控系统的发展应用前景,将为陆战武器网络化火控系统的技术突破、功能实现、产品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49.
体系动态演化是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发展、体系作战能力和体系对抗效能评估优化的基本认识前提。鉴于当前武器装备体系概念理论基于多问题思维视角现状,研究层次、问题形式和技术方法手段复杂多样,以体系演化为切入点,围绕装备体系动态演化的涵义,从体系结构优化设计、体系协同作战过程优化和体系作战效能评估优化3个层次综述了装备体系演化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大数据、超网络、认知粒计算的装备体系多学科研究需求,对可能性的技术思路给出可供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450.
In this paper, Markovian models of three‐on‐one stochastic firefights between ground‐based weapon systems are developed. These models address a common scenario of interest to the military, but one which has been much neglected in analytic combat models, that of combat between a hidden defender and an exposed attacking force. Each combatant must detect an opponent before commencing their firing cycle, a task which is considerably more difficult for the attacker. In the models developed here, the defender detects the exposed attacking group after an exponentially distributed time interval, while each attacker has a fixed probability of detecting the defender via the flash signature produced after each shot fired by him. The utility of the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investigating what impact the introduction of a coordinated gun‐laying system for the attacking force might have, a system made possible by battlefield digitization. The method used here allows models to be developed incrementally. This and other advantages of the Markovian approach are discussed.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9: 627–646, 2002;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DOI 10.1002/nav.100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