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基于瞬时转速的内燃机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主要介绍基于瞬时转速的内燃机故障诊断方法的机理和应用 .对这种方法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 ,总结了研究的现状 ,展望了发展趋势 .  相似文献   
172.
分析了我国内燃机电站产品的现状 ,介绍了我国先进发电机组的主要性能和技术水平 ,并对未来内燃机电站市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3.
联合作战通信的完备性指标的建模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联合作战用户对通信需求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完备性指标的定义及数学描述,并根据通信节点和通信链路所受破坏的不同情况研究了完备性指标的几种分析方法,最后结合实例,采用其中一种全代数化的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来实现联合作战通信的完备性指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4.
针对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系统的亚临界问题,引入了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技术来提高系统发生极限环振荡的临界速度。建立了具有NES控制的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质量比、频率比、阻尼比、相对位置等NES参数对颤振系统极限环振荡的抑制效果,以及NES参数对颤振系统极限环振荡临界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阻尼比越大,可以在越小的自振频率比情况下使系统进入稳定区,但需要更苛刻的NES位置要求,即越靠近机翼前缘;而阻尼比越小,则使颤振系统极限环振荡响应进入稳定区所需的NES质量越小。在NES位置靠近机翼前缘时,增大自振频率比会使极限环振荡抑制效果有明显的提升,而增大质量比可以显著提高极限环振荡的抑制效果和临界速度。此外,NES的阻尼比越小,其颤振系统的极限环振荡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5.
对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76.
本文分析了柴油机的最大扭矩、扭矩储备系数、喷油系统喷油量与柱塞几何供油量的差异和变化规律,认为这3个参数的现行定义不尽合理,并给出了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7.
提出了一种计算涡轮增压柴油机高原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涉及复杂的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在较宽广的环境压力和环境温度范围预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对两台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海拔高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性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8.
从XX坦克电台使用可靠性的现状出发,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论述了装备可靠性指标论证工作中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军工企业的现有条件和可靠性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装甲车载通信——电子装备可靠性指标论证工作的基本程序及其要点.  相似文献   
179.
应用评价武器系统效能和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建立了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费用和费用-效能分析模型。武器系统的费用-效能分析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综合了系统战术、技术、经济多方面的因素,按优化原则进行处理,比较和权衡,在众多的方案中选出最优化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0.
以软件研制的生命周期为背景,探讨利用仿真模型对软件可靠性进行研究的方法.文章阐述了仿真模型分析方法与传统的模型分析方法的不同之处,通过对软件可靠性过程的分析,设计了一个基本的仿真器结构,由此考察引发失效行为的各种故障因素及其对软件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