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1.
在深入调研公安边防部队各级指挥中心业务开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公安边防部队指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平台建立适应当前边防部队业务需要的综合指挥系统的可行性及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412.
从武警初级指挥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院本科研”的指导观,并从科研积极性的调动、科研课题选择、分层分类指导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武警初级指挥学院的科研指导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13.
基于AHP和云重心方法的装甲兵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利  尤峰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30(4):59-60,64
针对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评估问题,运用云理论进行了探索。首先,对云重心理论的步骤进行了阐述,结合层次分析法,最后用加权偏离度来衡量系统与理想状态的偏离度,将结果用Matlab三维图形对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描述,图形较直观的反应了其效能问题。此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为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评估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14.
军用信息系统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能力直接影响信息优势能力和指挥决策能力,如何分析和评军用信息系统信息能力对作战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分析信息能力概念及其流程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信息能力的三个度量指标:完备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评估方法,给出评估信息能力的解析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对信息战和信息优势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15.
针对装备保障指挥决策的非结构化特点,结合模糊Petri网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一类装备保障指挥决策的模糊Petri网模型(ZYFPN).给出了模型中模糊推理过程的形式化推理算法,算法考虑了推理过程中的众多约束条件,包括命题在规则中的权重、变迁触发的闲值、规则的可信度以及多结论规则等.以装备保障配置地域转移决策为例,描述了从决策问题分析到ZYFPN模型建立,以及基于矩阵运算的决策推理过程的相关问题.应用这一模型,可以提高基于规则的装备保障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分析和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416.
现代战场环境下,要求能够根据作战任务迅速的进行兵力调配,设计相应的C2组织结构.不同的设计方法可能设计出完全不同的C2组织结构,那么如何对这些C2组织进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对组织评价的各种方法、理论进行了综述后,依据计算数学组织理论和组织结构权变理论,提出了一个对面向任务C2组织进行评价的多层次描述模型,从组织与任务环境的交互关系,组织内信息流与命令流结构以及组织内的决策者实体的功能3个层次分别对C2组织进行了描述,为建立评价的定量模型和仿真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17.
ABSTRACT

India is advancing slowly toward operationalizing its nuclear triad. Its first nuclear-propelled ballistic-missile submarine (SSBN), the INS Arihant, conducted its maiden deterrent patrol in November 2018. However, doubts exist around the capability of India’s SSBN, the effectiveness of its command and control, and its effects on regional stability in South Asi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trajectory of India’s sea-based nuclear forces and describes how India seeks to maintain robust command and control over its undersea nuclear weapons.  相似文献   
418.
ABSTRACT

Grouping warships for combat has evolved greatly over the centuries. In the early 1940s, the United States Navy began to group its warships for combat in much more flexible task forces than the previous single-type-of-warship formations. This system has evolved and spread to naval forces ashore but remains fundamentally unchanged. It now covers numbers between 1 to over 1000, of which the most prominent is the first 100 or so which U.S. Navy combat forces use. The numbered fleets worldwide utilize the series covering 20-79; 1-19 and 90-99 appear to be reserved for special allocations and Commander, Pacific Fleet; numbers over 80 to the Atlantic; 100-119 for Northern Europe and briefly Tenth Fleet; the 120 series for Second Fleet as a Joint Task Force leader; the 150 series for Naval Forces Central Command; and the 180 series for Atlantic Fleet and now-Fleet Forces Command.  相似文献   
419.
如何提供有效的协作机制是设计CSCW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首次将CSCW的概念引入公安指挥中心系统的设计之中,全面介绍了一个基于CSCW的公安指挥中心系统的协作支持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在平台设计中,提出了一个层次的基于任务的快作支持方案,讨论了各种具体的协作支持方法,并在”集中一分布”混合式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公安指挥中心系统的协作支持平台的原型GZ—PC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