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确定性理论在雷达型号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型号识别是雷达对抗情报侦察的首要工作,是近一步分析雷达用途及相关武器系统的基础,也是高层次上的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的主要依据.针对现代战争中电磁信号环境的复杂性,利用单一传感器很难对雷达型号进行准确识别,而基于确定性理论的不确定推理技术能将多个传感器在多个周期的侦察信息进行融合,所以采用确定性理论的数据融合技术,基于确定性理论的组合规则,采用分层式融合算法对雷达型号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结果令人满意,使采用单一传感器可能存在的无法识别或误识别等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油料装备信息化的接入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给出了油料装备信息化中几种常见的信息接入方式:嵌入式系统、条码、射频标签,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认为嵌入式系统方式、射频标签方式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保密性和信息可读写性,大型油料装备的信息接入可采用这两种方式;二维条码因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信息容量,可作为油料化验箱等小型装备器材的信息接入方式。最后对被覆线、卫星和短波电台3种信息传输方式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射频通信体系对抗仿真中的模型,一体化建模方法.以红方对蓝方通信进行干扰为例分析了通信体系对抗仿真的功能模块,提出了对抗框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干扰方法,提出对抗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例说明通信体系对抗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改善超低频频段的通信质量,在传统改进广义旁瓣抵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超低频干扰抑制算法——生成式旁瓣抵消算法。该算法将人工智能研究热点之一的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引入广义旁瓣抵消算法中,通过优化设计生成模型的网络结构及相关超参数,有效地解决了原算法存在的期望信号残留问题,为旁瓣抵消通道中的后级滤波算法提供了与主通道相关性更强的干扰参考信息,从而提高了算法对主通道干扰估计的准确性。为了验证优化后生成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所提算法对不同类别干扰的抑制能力,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实验平台,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生成模型具有较好的生成能力、较好的鲁棒性以及相对较低的运算复杂度;相比于传统改进的广义旁瓣抵消算法,所提算法进一步提高了信号带宽内的信干噪比。  相似文献   
15.
作战试验能有效地推动装备体系的建设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陆军网络集成评估与联合作战评估的作战试验特点,提出军队开展装备作战试验的几个建议。首先,总结了美国陆军网络集成评估到联合作战评估的发展演变,主要包括网络集成评估的地位和作用、网络集成评估的实施流程以及13次网络集成评估和3次作战评估的有关情况;其次,分析了网络集成评估的一系列作战试验特点,诸如实际作战需求牵引、逼真场景构建、试训一体化模式、部队战斗力的直接生成以及作战能力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等;最后,提出了网络集成评估带来的若干启示,从满足实战能力需求开展作战试验、突出装备体系的互操作能力评估、探索试训结合的作战试验模式、组建专门的作战试验部队及鼓励工业部门参与作战试验等方面推动军队作战试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面分析航天装备备件配置现状,把握备件配置优化的主要方向,形成推动备件配置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策略,是提高航天装备备件保障科学性和高效性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航天装备备件配置现状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SWOT分析矩阵,进而基于矩阵因素的不同组合形式,研究形成改进航天装备备件配置现状、提高备件配置科学性的四种关键策略,即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的S-O策略,利用机遇、克服不足的W-O策略,利用优势、应对威胁的S-T策略和弥补不足、应对威胁的W-T策略,提出当前应重点解决备件需求提报精度、库存配置科学性和协调激励机制三个现实问题,为开展航天装备备件配置问题深入研究明确了重点、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防务技术》2020,16(1):232-241
Operation architecture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Network Centric Warfare (NCW), which involves dynamic operation networks with complex properties. Thus, it is essential 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on architecture under the informatization condition within NCW and find a proper network construction method to efficiently coordinate various functional modules o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i.e., the aerial combat. A new method integrating the physical level and functional level of NCW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the operation architecture, where the concept of network operation constraints unit and net constructing mechanisms are employed to avoid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platforms. Meanwhile, we conduct simulation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ed operation architectur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8.
指挥控制与通信链路是美军军事力量的关键纽带。目前军事通信卫星在美军指挥控制与通信链路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通信容量大、机动性能好等优点。为深入开展美军军事通信卫星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军宽带、窄带、受保护及中继四类卫星通信系统的体系现状,研究其历史发展、星座部署、主要战技术性能特点和典型应用情况;结合美军下一代军事通信卫星体系的研究论证工作及应用需求,从体系能力、发展运用模式、体系架构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研究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实际和应用需求提出我国军事通信卫星发展的几点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并逐渐成为提升国防力量、军事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总结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掌握未来战争主动权、支撑军工装备研制生产模式转型和保障国防科技先进性三个方面梳理了国防科技领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必要性,并从基础技术支撑和国防特色应用两个方向提出了国防科技领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涉及的基础软硬件、标准规范、智能装备/系统、辅助作战指挥、智能研发等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以上研究可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otion that US efforts to evade the political costs of war paradoxically contribute to the subsequent exacerbation of costs over time. Leaders seek to purchase political capital in the short term by limiting the costs and requirements of military operations, but in doing so cause strategic and political liabilities to mount in the long run. While identification of such behaviour is not new, insufficient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explaining its causes, dynamics, and manifestations in relation to key decisions on and in war. Evidence derived from studies of recent American discretionary campaigns is analysed to advance an argument with respect to this pattern of self-defeating strategic behavio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