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期望信号和干扰同方向时,为了有效改善超低频频段的通信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电路预处理和改进广义旁瓣抵消的干扰抑制算法,设计了磁性天线、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制作了灵敏度较高的磁传感器,有效地抑制了工频及其谐波干扰。鉴于超低频频段的信号十分微弱,在广义旁瓣抵消算法的基础上做了几点改进,为主通道提供较多的参考信息,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性能,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算法失效的问题。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实验平台,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期望信号与干扰是否同方向,改进后的广义旁瓣抵消算法相比原来的算法,在信噪比的提升和噪声底限的降低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某型弹用管控处理装置在环境应力筛选试验高温阶段出现通讯异常现象,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查找和分析,最终得出是由于器件选用时考虑不周导致信号在高温出现时序判读错误,由此及时解决了问题并从中获得宝贵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通信保障应注重提高的六种能力,给出了运用模糊变权法求变化权重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计算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通信保障能力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探讨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做好消防工作,并提出了计算机报警系统误报率、漏报率较高等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通信设备战损等级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快速且准确地做出评定,提出了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战损等级评定.在总结战损等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通信设备战损等级评定神经网络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用于战时通信设备战损等级评定准确度高,具有很强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6.
捷联式惯导系统动态误差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载体运动状态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SINS)的误差方程时变的特点 ,推导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动态误差模型 ,并对其在几种动态环境下的误差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结果表明 :与静态误差特性相比 ,捷联式惯导系统的动态误差特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DIS系统中实时通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DIS系统实时通讯的要求 ,以UDP通讯协议为基础 ,结合采用多线程技术 ,给出了一种实时通讯方法 .经模拟试验表明该方法在WindowsNT环境下是有效的 .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灰关联分析的通信网运行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模糊灰关联度理论 ,提出了通信网运行可靠性评估的方法 .通过实例验证 ,该方法有效 .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军用无线双工通信系统数据传输资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利用话音、报文、传真、数据电路交换信令的工作模式标示,提出了基于无线双工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TCP/IP结构体系及协议栈,并探讨了网络适配和实现与军用公共数据网、地域通信网(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数字化部队单工无线电数据网互联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柔性物体力-形变模型的合理性,构建了基于CC2531芯片的无线数据收发平台、力传感器测量平台和FALCON手控器位移测量平台的力-形变模型验证系统。以新鲜猪肝脏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弹性形变实验和穿刺实验的作用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以力-形变测量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参数验证校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中力-形变特性与实际测量值保持一致。该系统能广泛应用于柔性物体力-形变模型验证,对于促进力触觉虚拟医学仿真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